只为秋容淡,孤芳却借绯。仙醺千日醴,霞染五铢衣。
锦杼回文织,寒堂列炬围。定非幽谷物,留与对晨晖。
猜你喜欢
谁挟回生术,閒庭立太真。赤瑛休妒艳,朱夏想留神。
霜信宜青女,风光总丽人。可嗟尘世上,空赏白如银。
栖乌飞绝。绛(jiàng)河绿雾星明灭。烧香曳簟(diàn)眠清樾(yuè)。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
好风碎竹声如雪。昭华三弄临风咽。鬓丝撩乱纶巾折。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
绛河:即天河。簟:竹席。樾:成荫的树木。
此词写退隐生活中一个吹笙自娱的清夜。
乌鸦已归林栖息,不再飞翔。天河笼罩着淡绿色的雾霭,透过它,可以看见时隐时显,若有若无的星光。绛河,即天河。古人观星象以北极星为标准,天河在南,南之代表色为丹、为绛,所以天河又叫绛河(见明王逵《蠡海集·天文类》)。此时,正好点燃香炉,展开竹席,卧于清荫之下。簟(diàn),竹席。樾(yuè),成荫的树木。“花影吹笙”,是在花影下吹笙的省文。“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音乐与淡黄月色,扶疏花影互相映衬,越显得空灵剔透。
近代词评家俞陛云激赏此句并以近人鸥堂词“月要被它,愁着酒般黄”比较,认为没有“花影”两句融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下片即接写笙声,如好风碎竹,雪清玉脆。昭华,古乐器名,即玉管。传说秦咸阳宫有玉管,长二尺三寸,二十六孔,上面刻有“昭华之琯”,此指笙。“弄”,有两层意思,一指奏乐,又指一曲为一弄。咽,谓箫声幽咽,如泣如诉。“凉满北窗”呼应“临风”,故鬓丝撩乱,纶巾吹折。软红,即红尘,如此良夜,如此风情,那些碌碌奔走于红尘之人,是不能够理解、不会欣赏的。
清代词评家宋翔凤认为“此词正咏吹笙也。上解(片)从夜中情景点出吹笙。下解‘好风碎竹声如雪’,写笙声也。‘昭华三弄临风咽’,吹已止也。‘鬓丝撩乱’,言执笙而吹者,其竹参差,时时侵鬓也。如吹时风来则‘纶巾折’,知‘凉满北窗’也。”(《乐府余论》)正所谓“草灰蛇线”,脉络分明。
学兵先学策,谈命先谈格。
君看前辈富贵人,岂与寒士校日辰?
星家者流有刘子,进人退人若翻水。
谈何容昜验他年,却是直言差可喜。
经济谅周当世务,收藏敢秘老农书。
相逢莫羡山居好,归去蓬山有直庐。
小阁才容六尺床,苦寒聊与蛰俱藏。少安书卷偏能熟,漫插瓶花已觉香。
桑火旋分蒸秫灶,松风时和煮茶汤。閒中有事能谈妙,不问维摩借道场。
扰扰红尘行路迷,秋光清绝隔东西。风萍欲夺江淹梦,园榭堪停张翰思。
人立小桥山色远,马穿深柳月光迟。临流吟得江南句,留与京华赠别离。
五月荨麻岭,轻裘晚尚凉。椒才铺地紫,麦待伏天黄。
数点犁云犊,千蹄曝石羊。深山消溽暑,人境即仙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