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逢僧问远征,彤幨摇动若为情。蓼花秋老君何去,凤鸟时来道可行。
南郡图书当吏最,西山琴鹤况官清。还知入郭迟迟思,惟爱寒蝉近晚声。
猜你喜欢
古寺谢车马,清临绿玉湾。双禽啼竹径,独犬护松关。
落叶秋满地,夕阳僧自閒。偶来还自去,回首碧云间。
何处晚凉多,溪堂夜来雨。乔然两青杉,繁阴遽如许。
山僧候岩扉,喜听松间履。为破明月团,自汲寒泉煮。
松杉满院风,瓜豆一篱绿。
不闻车马过,时得高人宿。
日暮还独归,怅望城东曲。
遗民昔日寄东林,弹指韶年去复今。借问虎溪明月夜,几多流水在琴心。
老翁山下玉渊(yuān)回,手植青松三万栽。
父老得书知我在,小轩临水为君开。
试看一一龙蛇活,更听萧萧风雨哀。
便与甘棠(táng)同不剪,苍髯(rán)白甲待归来。
老翁山:在今眉山市东坡区土地乡。苏轼父母和其妻王弗的坟墓皆在此山。玉渊回:清澈的泉流环绕。玉渊,指“老翁井”泉。
小轩:有窗的小屋。开:设置。一本作“蓬莱亲手为君开”。
龙蛇:形容枝干盘曲。风雨:想象中的松涛。
甘棠:作者引用这个故事,说青松当和甘棠一样受到人民的保护。因为预想到贾讷要去那里,所以这样称誉他。
公元1086年(元祐元年),苏轼知登州任,到官五日,调回京师。一年之间,三迁要职,当上翰林学士。贾讷这时将到作者故乡眉州作官,作者故作诗相送。
这首诗,是作者委托贾讷看顾父母坟园和问候家乡父老,对故土的眷恋之情跃然纸上。
野步足幽事,行行柳港边。鼓声何处碓,帆影隔溪船。
节序多风雨,莺花动岁年。徘徊归向夕,山崦起炊烟。
思人谁复念婆娑,窟室崖阴未易磨。
四十围间看溜雨,三千年后数恒河。
不堪与世供狙杙,尚许遗民占鸟窠。
从此便名夫子树,匡人斤斧奈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