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嘉味说江鲥,当暑分鲜下赤墀。贡入争传喧漕路,篚开犹自带冰澌。
古人多骨空留恨,今日新恩合赋诗。一饭可能忘厚报,深惭犬马力先疲。
猜你喜欢
少壮从戎马上飞,雪山童子未缁(zī)衣。
秋山年长头陀处,说我军前射虎归。
少壮从军马上飞,身未出家心依归。
年老头陀秋山住,犹忆当年射虎威。
参考资料:
1、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66页
雪山童子:亦称雪山大士,原本是释迦牟尼在过去世修菩萨道时在雪山苦行时的称谓。该诗用以比喻头陀师未出家时。缁衣:僧人所穿之衣,紫而浅黑,非正黑。
头陀:梵语Dhata之音译,又作杜荼、杜多,意译有抖擞、抖拣、浣洗等,意为去除衣服、饮食、住处三种贪着之行法。俗则称僧人之行脚乞食者为头陀。此诗取前一意。
头陀师,为去贪爱而修苦行者。头陀十二苦行中,第七为阿兰若处,意为远离处,要求住于远离人家之处,第八为冢间坐,也即要住于坟墓之处。由于戒行的规定,加上自身的克制,头陀师总是给人远离人群、清心寡欲、清静孤寂的形象。这一位头陀却有另一种风姿:少壮从戎,军中飞马,射虎而归,足显雄姿英发;老年出家,深居秋山,却风姿不减,豪气不褪,遇有来者,便向人谈起他当年之雄豪。他的精神不仅不与头陀相悖,而是更显示了禅的精髓。佛教以为,要达到涅榘的境界,真正地得到解脱,必须有六种行法,其中之一便是精进。禅门叫勇猛精进,叫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就是说要具有一种常人不具备的勇气,释迦牟尼的雪山苦行,舍身饲虎,都是这种勇气的表现。只有具有这种精进的勇气,才能破除贪爱、排脱烦恼、悟得佛性。
湘灵解佩凌波去。都是留春住。替他欢喜替他愁。也并梅花一处、梦罗浮。
天生修洁天生冷。小坐明妆靓。十分香孕碧琉璃。除却窗儿外月、没人知。
晋陌山头树色苍,旧时王谢竟茫茫。堤边歌入沧浪水,曲曲游人总断肠。
百尺飞泉如瀑布,直泻悬崖几朝暮。气迷云缕鲛绡垂,光射冰帘月钩露。
当年为唤锦袍仙,好咏银河落九天。令公名同流不竭,千古界破苍山烟。
结庐何日住深山,竹月松风相对闲。却笑溪声忙底事,奔流偏欲到人间。
瑶池仙女何人谪,明玉雕成云外质。记得夜深烛灭时,光艳犹堪照一室。
轻盈广袖来翩翩,疑在缑山鹤背悬。芳兰竟体直堪把,玉树临风殊可怜。
花前一见两相许,笑隔夭桃私致语。竹叶深杯常互持,春葱纤手频相挽。
酒阑背烛解罗衣,鸳枕频催欲就迟。梨花院宇沉沉夜,正是倾情倒意时。
日光渐透纱窗紫,犹倚绣帏娇不起。依依杨柳梦初回,绿发参差云半委。
须臾呼茗涤馀薰,迥眸引睇方殷勤。三生寒□曾相缔,一死从今拚与君。
君情我意方萦系,长指青松对寒岁。岂谓欢来不毕输,遂使爱深还割袂。
人前作别两相看,虽复强笑摧心肝。谁云合易离还易,自觉留难去更难。
舆人驾车疾如驶,咫尺相看成万里。离愁飞过岭头云,别泪洒添江上水。
江雨潇萧江路漫,归舟永夜梦魂寒。春明好赴西陵约,莫遣东风花鸟阑。
老去生涯付杯酒,种秫辛勤三百亩。东皋遗法嗟失传,蜜汁齑浆不通口。
迩来软饱经月无,岂有清欢对朋友。百钱强就村媪醉,终夜蔬肠作雷吼。
先生祇把文字耕,妙意能施杜康手。怜我新愁馀万斛,那更浇肠无五斗。
分惠青州六从事,秘法兼蒙传肘后。便同北海歌不空,免似东坡叹乌有。
嗟予偃蹇老更饕,感激故人情意厚。会须续遣白衣来,篱畔黄花欲重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