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秋声度雁群,三年离梦绕归云。何当化作天边月,夜夜清辉照见君。
猜你喜欢
亭虚偏受月,来往独思君。晚饭饥仍懒,秋砧远更闻。
寡营常采药,多病久离群。不有桓谭出,谁能识子云。
秋庭夜泬寥,云影绝纤毫。月转青霄迥,星临紫极高。
蚁醅金错落,凤吹《郁轮袍》。不举山阴棹,空孤一世豪。
世卿昔赴南山召,今见南山问世卿。信宿世卿向何处,一片南山空自青。
沧波脚底机全活,勾漏囊中药果灵。且傍铁桥携笛上,乱峰明月试吹听。
西亭文墨暇,方塘含夕清。流萤竹间度,栖禽沙际鸣。
脉脉动遥思,念之感中情。欲鼓猗兰操,流飙激商声。
窈窕笙歌出画堂,将雏一阕暂徜徉。群珠合浦争呈艳,片玉昆冈乍发祥。
薮畔青云麟趾集,池头丹日凤毛翔。无劳骨相占英物,已听啼声出后房。
沟塍与涧合,陇亩抱山转。
向来六月旱,此地免焦卷。
早穗已垂垂,晚苗犹剪剪。
一川丰年意,比屋闹鸡犬。
老农霜须鬓,矍铄黄犊健。
自云足踏地,常赋何能免。
刈熟倩人输,不识长官面。
康年无复事,但恐社酒浅。
我亦有二顷,收拾尚可茧。
怀哉笠泽路,归铲犁头藓。
墙角数枝梅,凌(líng)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wèi)有暗香来。
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
参考资料:
1、本书编写组编.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第2卷【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02.第9页
凌寒:冒着严寒。
遥:远远地。知:知道。为:因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此诗语言朴素,对梅花的形象也不多做描绘,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
“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体现出诗人所处环境恶劣,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的态度。
“凌寒独自开”,“独自”,语意刚强,无惧旁人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屹立不倒。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香从老远飘来,淡淡的,不明显。诗人嗅觉灵敏,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不是雪”,不说梅花,而梅花的洁白可见。意谓远远望去十分纯净洁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暗香清幽的香气。
“为有暗香来”,“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气,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谯溢。
立在僻静甚至冷清的墙角,冲破严寒静静开放,远远地向世人送去浓郁的幽香,这是绝世之梅,也是绝世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