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有至乐,乃寓琴与书。外务绝纷扰,方寸恒清虚。
简编日披阅,宴坐窥唐虞。潜玩弗自释,意适忘其劬。
悠然千载心,希彼贤圣徒。有时鸣朱弦,兴至聊以娱。
泠泠太古音,迥与淫哇殊。清风拂瑶轸,明月照绮疏。
一弹曲未终,怀抱湛冰壶。顾兹惬幽趣,四体长安舒。
翛然一室间,此乐真有馀。况兹荷宠恩,出入承明庐。
风采动当世,卓荦谁能如。退食得清暇,徜徉遂幽居。
冲襟益潇洒,陶情自怡愉。永言崇令德,庶以扬芳誉。
猜你喜欢
双拂黛停分翠羽,一窝云半吐犀梳。宝靥香,罗襦素,海棠娇睡起谁扶?肠
断春风倦绣图,生怕见纱窗唾缕。
花月下温柔醉人,锦堂中笑语生春。眼底情,心间恨,到多如楚雨巫云。门
掩黄昏月半痕,手抵着牙儿自哂。
奉诏程文阅四旬,纷来万卷日横陈。
怜渠灯火勤三岁,恼我帘帷度一春。
胜日莺花辜乐事,它年桃李识何人。
遥知吏部寻春偏,红紫芳菲得句新。
君不见谢康乐,短面长髯瘦如鹤,作郡安能弃丘壑。
又不见鸱夷子,属镂蜚霜赤心死,一棹三江入烟雨。
我生千载下,酷爱古人心本野。老仙缩地谁得传,颠墨淋漓醉中洒。
幽幽树意暝含雨,朵朵山头青欲云。横杠依约度深谷,三里五里东西邻。
采芝定有商颜叟,鹿皮之裘槲叶裙。神仙有无不可即,杳杳路断桃花津。
何人相期过西麓,牲肥酒熟秋乐神。祗知耕锄及婚嫁,庙堂黜陟那得闻。
扁舟从何来,盈盈载秋碧。岚光忽已今,日暮问家室。
荧荧林隙灯火青,鸡黍家人具今夕。终南相继售卑价,才薄官微遭箠骂。
久知富贵成茹荼,吾独爱山如食蔗。家贫恰有买屐钱,白发渔郎许船借。
箕山颍曲命吾驾,百岁胡为堕机擭。
莲褪红衣蒲稗老,西风吹冷汀洲。翠罗簇护锦云稠。
借来三月景,点破一江秋。
鸥鸟不归沙嘴静,孤芳自觉含羞。柔枝袅袅影悠悠。
浪中莲唱杳,烟外夕阳愁。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同行兄弟在郑原野上话别,共同担心前路艰难。
骑马回头还在大梁田间巡行,想来远行家兄已经翻过崤西古道。
曾经做过渑池主簿百姓知否?还和父兄歇宿僧房共题壁诗。
遥想兄台独行一定旅途寂寞,前路迷茫只能听到骓马嘶鸣。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网友蜀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蜀人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苏辙在该诗自注中写道“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其老僧奉闲之壁”。因为他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的主簿(由于考中进士,未到任),又经过这里,有访僧留题之事。所以在诗里写道:“”这些经历是偶然还是必然?他充满了疑惑,也是表达心中的感慨。同时在首联中抒发了他与兄长依依惜别的难舍之情。“”这个“怕”字含有双关涵义,一是人生道路艰难,二是一种无可奈何。苏辙的这首诗的主题是怀旧,又是回忆,又是惜别。回忆当年“曾为县吏”,回忆“共题僧房”,数年光景晃如昨日,不免令人感叹,又惜别哥哥“独游”,想必这趟旅程是“佳味少”了,不过有什么办法呢?一踏入仕途,就像棋盘上的棋子,只能任人摆往各个位置,实在身不由己,骓马走累了可以“鸣嘶”,但人因属人管,不能摆脱命运的安排。所以这首诗真正的体现还是人生感叹!
野外行吾意,城中寄却愁。
半秋三夜月,千古五湖舟。
涌地金芒发,行天玉镜流。
珠星沉不现,银汉黯如收。
高浪连三境,长风近十洲。
水天双对镜,身世一浮沤。
迥白包元气,空明慰病眸。
只怜心浩荡,不管鬓飕飀。
放棹真狂矣,关门有此不?
四并非易事,一笑亦难谋。
急管参渔笛,清歌间棹讴。
逢迎成邂逅,啸咏劝绸缪。
女撷苹花献,妻倾竹叶酬。
今宵如不饮,何处可忘忧?
忆昔谁同赏,于今岁恰周。
陟冈睽鲁卫,伐木怆应刘。
独叹灵光在,能追汗漫游。
大都缘未尽,岂是病都瘳。
纵意褰篷席,轻生倚柁楼。
节宣诚小爽,犹胜赋悲秋。
耸两吟肩似我愁,菰蒲叶下一身秋。
溪风临夜吹鱼落,飞过前滩看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