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林延暝色,积雨带秋阴。白水浮江阔,黄茅入峡深。
老思千里骥,清羡九皋禽。厚禄知无补,迟回愧此心。
猜你喜欢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组诗第一首总述客愁恼春,这第二首便承接第一首而来,借埋怨春风欺花来发牢骚。前两句说桃李有主,而且是在自家的花园之中,“非”、“还”二字加强语气,强调感情色彩。后两句说,春色催花,已是“深造次”,而现在春风竟又来欺凌,一夜之间居然吹折数枝鲜花!“恰似”即“正是”。“得”,是唐人口语,语助词。诗人寓情于景,造成情与景的对立气氛。在诗人眼中,春风折花,便是有意欺主。在诗人笔下,春风与桃李都人格化了。明明是诗人恼春,却写成春风欺人。
何生我苍苍,何育我黄黄。草木无知识,幸君同三光。始自受姓名,葳蕤立衣裳。山河既分丽,齐首乳青阳。甘辛各有荣,好丑不相防。常忧刀斧劫,窃慕仁寿乡。愿天雨无暴,愿地风无狂。雨足因衰惫,风多因夭伤。在山不为桂,徒辱君高冈。在水不为莲,徒占君深塘。勿轻培塿阜,或有奇栋梁。勿轻蒙胧泽,或有奇馨香。涓毫可粗差,朝菌寿为长。拥肿若无取,大椿命为伤。婆娑不材生,苒苒向秋荒。幸遭薰风日,有得皆簸扬。所愧雨露恩,愿效幽微芳。希君频采择,勿使枯雪霜。
由来高士怜曲糵,为有和气如三春。
一朝骤见四从事,使我颂德思伯伦。
官醅亦自有妙理,风味不如家酿醇。
掀髯抆拭玉荷叶,消忧破闷还天真。
此公胸次有酝藉,酒馨且旨如其人。
平生误学独醒客,醉乡有地堪藏身。
白发别良苦,金杯酌莫迟。蜉蝣看世事,松柏问襟期。
向子徐游岳,柴桑待解龟。高秋桂花发,万里讯南枝。
藉草仍移坐,临池看水流。松阴知日午,萍色报霜秋。
渠曲僧廊转,波澄佛殿浮。上方时供茗,与客共淹留。
不觉花朝过踏青,惜深争似护花铃。锁窗无那飘红雨,拾得阶前数片零。
自君之出矣,吾居关昼横。
尚有杨李来,时能出门迎。
少日所忿慉,壮年瞀双睛。
涉月在一床,几成小冠盲。
夫子竹林趋,世固溷高明。
尚喜鞍马间,经阿复缘泓。
诗随晚雨堕,迫户有余清。
便拟酿白黍,相邀饭青精。
重惜吾杨李,徂秋各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