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云不作狄梁公,屈身几以牝朝终。看云不作杜陵翁,许身稷契仍诗穷。
男儿生果抱雄志,眼光到处古人避。我所思兮大海南,岛上看云有奇士。
丹青貌形不貌神,茫茫四海谁写真。直取乾坤万古眼,写入一气相氲氤。
阳云出冬阴云夏,鲁马赵牛物交化。置身云外看云中,云之君兮纷来下。
眼前所见云非云,中有看者精神存。古今万事云变灭,嗟哉郁郁何纷纷!
不见卿云峦缦色,但见浮云蔽西北。坐令下士怀百忧,高天无青日不白。
平生长剑空倚天,未能划断云连绵。亦知阴霾势非久,其奈勃郁当吾前。
登高丘兮望远海,八表停云有人在。世间难得吉祥云,望气空怜成五采。
九渊沉沉蛰者龙,云兮虽起当谁从?雷霆收声电收影,眼见闭塞将成冬。
天地心留画图里,云生海山吸海水。淋漓元气大九州,霖雨苍生卧龙起。
猜你喜欢
华夏文明剩竹枝,南洋风物被声诗。蛮花犵鸟多佳处,恨少通才作总持。
飘然浮海孝廉船,绝妙才华惨绿年。王粲周郎吾未见,画图诗卷识游仙。
窅窅洞天五百石,霏霏柔佛万千珠。君子居夷亦何陋,尽搜翠羽上红毹。
中原大雅销亡尽,流入天南得正声。试问诗骚选何作,屈原家父最芳馨。
褒姒灭周天丧乱,离骚忧国语涕洟。银河手挽无多泪,应识幽思托选诗。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bó)孤舟古祠(cí)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春天的阴云垂落在旷野,田野里到处绿草青青。偶尔看见幽香的花开放,那一株树因此明亮美丽。
黄昏的时候,我乘一叶孤舟停靠在古旧的祠堂下,在满河的烟雨中凝望那渐生渐满的潮水。
参考资料:
1、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10-111
2、刘永生.宋诗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52-53
淮:淮河。犊头:淮河边的一个地名。犊头镇,在今江苏淮阴县境内。春阴:春天的阴云。垂野,春天的阴云笼罩原野。幽花:幽静偏暗之处的花。
古祠:古旧的祠堂。满川:满河。
这首小诗题为“晚泊犊头”,内容却从日间行船写起,后两句才是停滞不前船过夜的情景。
诗人叙述中所见的景象说:春云布满天空,灰蒙蒙地笼罩着淮河两岸的原野,原野上草色青青,与空中阴云上下相映。这样阴暗的天气、单调的景色,是会叫远行的旅人感到乏味。幸而,岸边不时有一树野花闪现出来,红的,黄的,白的,在眼前豁然一亮,那鲜明的影像便印在你的心田。
阴云,青草,照眼的野花,自然都是白天的景色,但说是船行所见,何以见得呢?这就是“时有幽花一树明”那个“时”字的作用了。时有,就是时时有,不时地有。野花不是飞鸟,不是走兽,怎么能够一会儿一树,一会儿又一树,不时地来到眼前供人欣赏呢?这不就是所谓“移步换形”的现象,表明诗人在乘船看花吗?
天阴得沉,黑得快,又起了风,眼看就会下雨,要赶到前方的码头是不可能的了,诗人决定将船靠岸,在一座古庙下抛锚过夜。果然不出所料,这一夜风大雨也大,呼呼的风挟着潇潇的雨,飘洒在河面上,有声有势;河里的水眼见在船底迅猛上上涨,上游的春潮正龙吟虎啸,奔涌而来。诗人呢?诗人早已系舟登岸,稳坐在古庙之中了。这样安安闲闲,静观外面风雨春潮的水上夜景,岂不是很快意的吗?
欣赏这首绝句,需要注意抒情主人公和景物之间动静关系的变化。日间船行水上,人在动态之中,岸边的野草幽花是静止的;夜里船泊牧犊头,人是静止的了,风雨潮水却是动荡不息的。这种动中观静,静中观动的艺术构思,使诗人与外界景物始终保持相当的距离,从而显示了一种悠闲、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和风度。
日跂高风谢世纷,只思移疾卧漳濆。万钟糠秕常知慕,三径蓬蒿欲自耘。
忠义心诚终老合,仙凡岐路此时分。唯瞻天外冥鸿远,会起卑飞及旧群。
物是人非旧,堂空语不应。
千重云夭矫,百态玉崚嶒。
断壁苔封径,县岩树挂藤。
搘颐重觅日,犹记昔年曾。
五月披羊裘,负薪岂拾遗。
折得寒梅全未开,铜瓶贮水养根荄。临鸾竞洗晨妆面,疑是春风入户来。
我友中牟,自序生平,达人之风。道闭目不窥,还成公案,折腰倘许,也胜飘蓬。
饮不三升,瓶无半菽,日筑糟丘念困穷。萧散意,更香山居易,甫里龟蒙。
悬弧五闰才逢。已斑鬓、行称六十翁。叹河清难俟,良辰馀几。
社樗无恙,散木期同。诗唱黄河,书藏名岳,此寿原齐华与嵩,还相调,能十篇赠我,百闰遗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