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前莽苍暗平芜,风雨神灵定有无。一片云遮分水庙,四垂天入蜀山湖。
猜你喜欢
汶川千里路漫漫,三峡船如上闸难。篷底春风九十日,谷城山隔缺堤看。
风定遥山水面青,垂杨不见钓舟停。晚来忽唱桡歌去,疑载高人小洞庭。
细草春阴碧四围,空堤花落燕初飞。澹云何处飘残雨,迎取鱼山神女归。
春去春来似有期,日高添睡是归时。虽将细雨催芦笋,却用东风染柳丝。重雾已应吞海色,轻霜犹自剉花枝。此时野客因花醉,醉卧花间应不知。
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
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
这首诗评论了初唐诗人沈佺期、宋之问、陈子昂。初唐诗坛基本是南朝形式主义文学的延续,宫体诗充斥诗坛,文风绮靡纤弱。沈佺期、宋之问总结了六朝以来声律方面的创作经验,确立了律诗的形式,驰名一时,对唐代近体诗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元好问肯定了他们的贡献和影响(“横驰翰墨场”),但也批评了他们在诗歌创作上仍然没有摆脱齐梁诗风。
元好问认为,开唐诗一代新风的诗人是陈子昂。陈子昂复归风雅兴寄,高倡汉魏风骨,上接建安传统,以其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终于廓清了初唐半个时纪齐梁余风的影响,迎来了以“风骨”、“气象”著称的盛唐诗歌创作高潮。他的“兴寄”、“风骨”理论成为后人反对形式主义柔靡诗风的理论武器。因此,元好问充分肯定了陈子昂的历史功绩,并将其革新文风与范蠡的平吴事业相提并论,认为也应为陈子昂铸像,以表其功。
一条黑路两人忙,傍晚相看鬓有霜。汝去我来何日了,亏他扯拽度时光。
日南出野女,群行不见夫。其状精且白,裸袒无衣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