畹畹年芳一半休,嫩苔生阁走端忧。宁知沉饮非荒宴,可惜逢春只远游。
灵鞠才名随士宦,嵇康懒性负山邱。白桐花发郊扉静,不遣东风放紫骝。
猜你喜欢
怀远伤高一往深,碧云回合自愔愔。他乡翠柳供愁断,别馆朱楼隔雨沉。
歌舞渐阑嫌酒恶,风幡不动恼禅心。衰迟亦有閒花草,未中思量且不任。
梦雨灵风尽日吹,义山哀怨有微词。相逢旅雁酬佳节,惆怅吴蚕拾后期。
颇念漳滨新卧病,漫劳中禁费寻思。客嘲宾戏都无奈,二月苔痕断履綦。
渐乱春愁不可胜,萧条花药共畦塍。酒醒车马迷踪迹,别后池台有废兴。
前阁雨帘闻啄木,晓窗风幔暗飘灯。近旬无月临寒食,一碗斋糜冷似冰。
爱酒阮宣杖,倦行陶令舆。閒投本无意,垂老亦何居。
万事付杯水,一贫唯饭蔬。秋怀苦相望,幽寺挟残书。
绣带合欢结,锦衣连理文。怀情入夜月,含笑出朝云。
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
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知己难求”与“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或者是渴望用世界而不得的感情)
诗人在凭吊屈原时,正处于满怀壮志而前程莫测之际,屈原举世都找不到知己,不容于朝廷,被谗言中伤,敢逐沅、湘。行吟泽畔。不能为国尽力,眼睁睁看着楚国为虎狼之秦所灭,最终投江自尽的遭遇和命运引起了他强烈的共鸣。
最后二句作者触景生情,产生奇妙的联想。(或者虚实相生,超越时空的交流)
楚地的佳卉香草茂密繁盛。年复一年,绿遍三湘人地,那不正是屈原辞赋中常见的贤人君子的象征吗?崩原的不灭的灵魂似乎仍在楚山湘水间徘徊往来。想象与现实融为一体。同样的遭遇,同样的情怀,使得诗人能够实现不同时空的交流对话,一种志士才人被压抑的苦闷得到宣泄,同时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
诗人先写故楚之地平旷辽阔,江流蜿蜒,远山逶迤,再由远及近,古老的三闾祠背城而立,借外景之阔大,反衬祠堂的孤小冷凄,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尾句中的“吟魂”在诗中指的是屈原(想象中的屈原)。该诗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感情,既有对屈原伟大爱国精神的崇敬之情,也有对时局的愤慨之意,还有对屈原悲剧的凄婉之慨。
未央月晓度疏钟,凤辇时巡出九重。雪霁山门迎瑞日,
云开水殿候飞龙。经寒不入宫中树,佳气常薰仗外峰。
遥羡枚皋扈仙跸,偏承霄汉渥恩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