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小依依骨肉亲,天涯忽已转雕轮。明知久聚愁言别,故作欢颜强对人。
燕寝何时承色笑,鹿车从此历风尘。亲心更比儿心切,隔夕先看泪满巾。
一曲骊歌百虑攒,思亲容易侍亲难。夔关雪冷魂先怯,巫峡云深梦亦寒。
雁影无端重聚散,鱼书从此望平安。临歧无限伤心泪,忍到鸳舆细细弹。
猜你喜欢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lù)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qióng)田。谁羡骖(cān)鸾(luán),人在舟中便是仙。
西湖风光好,天光水色融成一片,景物都那么鲜丽。鸥鸟白鹭安稳地睡眠,它们早就听惯了不停的管弦乐声。
那风清月白的夜晚更是迷人,湖面好似一片白玉铺成的田野,有谁还会羡慕乘鸾飞升成仙呢,这时人在游船中就好比是神仙啊!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云物:云彩、风物。
琼田:传说中的玉田。
此词描写西湖的天光水色,侧重于月色下的西湖,尤其着意刻画了一幅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西湖夜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现实人生的深深热爱和眷恋,反映了欧公晚年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词的上片着力表现西湖的恬静脱俗。词人用鸥鹭闲眠来烘托,一方面突出西湖的静谧,另一方面暗示西湖的游客的高雅脱俗,没有功利之心:尽管游人往来、管弦声声,但是鸥鹭毫不戒备,依然安睡。
词一开始,作者便充满喜悦之情地衷心赞美西湖。湖上的“鸥鹭闲眠”,表明已经是夜晚。宋代士大夫们游湖,习惯带上歌妓,丝竹管弦,极尽游乐之兴。
鸥鹭对于这些管弦歌吹之声,早已听惯不惊。这一方面表明欧公与好友陶醉于湖光山色间;另一方面也间接表现了欧公退隐之后,已无机心,故能与鸥鹭相处。相传古时海边有个喜爱鸥鸟的人,每天早上到海边,鸥鸟群集,与之嬉戏。欧公引退之后,欢度晚年,胸怀坦荡,与物有情,故能使鸥鹭忘机。
词的下片写月下西湖的景色及夜晚泛舟西湖的欢悦之情。虽然西湖之美多姿多态,但比较而言要数“风清月白偏宜夜”最有诗意了。清风徐徐,月光皎洁,湖水澄澈,晶莹透明,月光一照,闪闪发光。这时泛舟湖心,天容水色相映,广袤无际,好似“一片琼田”。“琼田”即神话传说中的玉田,此处指月光照映下莹碧如玉的湖水。
这种境界会使人感到远离尘嚣,心旷神怡。人在此时此境中,很容易产生“人在舟中便是仙”的妙想,谁还愿意乘着骖鸾做神仙呢!后来张孝祥过洞庭湖作《念奴娇》云“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且曰“妙处难与君说”,同此境界,同此会心。
这首词通篇写景,景中寓情,反映的虽是个人生活感受和刹那间的意绪波动,但词境清隽疏澹,一扫宋初词坛上残余的“花间”习气。全词意境开阔,明丽晓畅,清新质朴,读来确有耳目一新之感。
北山多古柏,此地少为奇。并长庭阶下,双承雨露滋。
贞心惟我共,苦意只天知。清影尤宜夏,时来一玩之。
宝玉分周室,威仪出汉宫。列星辞帝座,五色下层穹。
拜命明章左,锡圭翼井东。龙虬飞六节,鹥凤挟双桐。
俨若乘云御,飘如帅电
江平芦荻齐,五两贴樯低。绕郭覆晴雪,满船闻曙鸡。
鳣鲂宜入贡,橘柚亦成蹊。还似海沂日,风清无鼓鼙。
廿载风尘两鬓丝,眼中世局太离奇。马蹄重踏春明路,只有西山似旧时。
古窦鸣幽泉,苍崖结虚宇。
六月期客游,披襟苦徂暑,
开窗弄清浅,吹鬓疑风雨。
不见白使君,烟萝为谁语。
浮苍宛宛两眉长,泻碧汪汪一鉴光。山海相逢非浪语,小孤明日嫁彭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