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戍风霜苦,为农雨露深。屋依秋树老,门对野塘阴。
细雨荷锄去,清风抱膝吟。群游鸥与鹭,相狎两无心。
猜你喜欢
锦(jǐn)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shē)。
远惭勾漏令,不得问丹砂(shā)。
锦里:即指成都。成都号称“锦官城”,故曰锦里。烟尘:古人多用作战火的代名词。如高适诗“汉家烟尘在东北”。这时遍地干戈,惟成都尚无战事,故曰烟尘外。
从兹老:杜甫经过长期流浪,在政治上又碰了多次的壁,故有终老之意。赊:远也。国:指长安。杜甫始终不能忘怀国事,即此可见。
勾漏令:指晋葛洪。杜甫自言不能如葛洪一样弃世求仙,所以说懒。其实是一种姑妄言之的戏词。
这是杜甫开始卜居成都草堂时所作。当时,天下大乱,而“锦里”(即锦官城成都)不在乱中,故说“烟尘外”。“江村八九家”,是作者身之所在,是个寥落的江村。颔联“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写景,眼前的圆荷小叶,细麦轻花是在居处周围所见,为下文作铺垫。后面四句,表现为国设想渐远渐荒唐,也渐使人明白:那不过是一种极其无奈的自嘲。杜甫不会真下决心“为农”而“从兹老”,更不会下决心追随葛洪故事去学炼丹砂。这是愤世之言,不可坐实。从“去国赊”可见杜甫始终不能忘怀国事。
此诗是杜甫生活史上一个转变的标志。
波罗江上浣轻纱,更有波罗新样麻。携手波罗庙下去,波罗蜜已大于瓜。
霜至草木寒,关河凄以风。扁舟越湘水,迟暮予何心。
美人彩云端,欲往闻遗音。云端不可即,离别销颜色。
三朝掩明镜,对面不相识。
蒲萄盘屈如修蛇,春来螫起纾横斜。
延之升架鳞甲动,旧枾粲粲生光华。
盘堆马乳未敢望,殷勤灌溉意非他。
要听暑雨鸣大叶,窗间致榻围青纱。
年来幽淡亦有趣,自值花草占萌芽。
奔波玄德老不遂,正尔种菜岂不佳。
犹嫌尚遣儿辈觉,方食失匕徒惊嗟。
风来池畔。玉肌瘦骨忻无汗。枕簟凉生。露冷荷香夜色清。
月临残卷。三更漏尽浑忘倦。寂静闲庭,柳外流萤坠乱星。
生九疑,住九疑。自小山光染玉姿。碧罗天上飞。
春到时,雪到时。独向花中咏绿衣。断魂烟月知。
双柏槎牙立,看成龙虎姿。香枝或见掇,苦干定谁移。
山作将军号,春还老子祠。此间信时令,生理露霜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