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来江上游,水清鱼见不吞钩。钓竿斫尽重栽竹,不计工夫得便休。
猜你喜欢
白堕年来善窃名,瀼西珍重瀼东轻。富人只解藏千斛,灵药何曾斩一茎。
知为老生虚左席,尚留馀沥在空罂。明朝雪满长安道,不惜冲泥问曲生。
沙河塘上旧游嬉(xī)。卢郎年少时。一声长笛月中吹。和云和雁飞。
惊物换,叹星移。相看两鬓(bìn)丝。断肠吴苑(yuàn)草凄凄。倚楼人未归。
我们曾在沙河塘上游玩,那时候的你还是少年。月中吹起长笛声声,曲调轻快如和云和雁一起飞翔。
惊叹那物换星移,岁月流逝。我们对视着,两鬓都已斑白。吴苑的迷离芳草是那样令人心碎,倚着小楼,还有未归的人。
参考资料:
1、吴熊和.唐宋词汇评: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3396
2、周汝昌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8月版:第2481页
3、许渊冲译.宋词三百首英汉对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48-649
卢长笛:系一下层社会的乐工,据词中透露,是词人的一位老相识,极有可能还是词人的一位老乡。沙河塘:杭州的一条街道。在余杭门内,南宋时为繁华之处。
物换、星移:景物改换,星度推移。谓时序变迁,岁月流逝。吴苑:指苏州。苏州为春秋吴地,有宫阙苑囿之胜。后因以吴苑为苏州的代称。
词的上阕忆写旧游沙河塘上的情景。与卢长笛一起追忆年少时在家乡无忧无愁的天真生活,往事有多么美好,同时对卢氏的长笛吹奏艺术的高妙也记忆犹新,当时卢郎还年少,一声长笛在月下吹奏,曲调轻快若“和云和雁飞”。词人从简单的生活中截取了一个既真又幻的横断面,把年少不知愁滋味的美好时光刻写得极其微妙,直接触及到心灵深处,乍看起来似意随言尽,反复咀嚼则别有感慨。
下阕一转,写时光流逝,转眼已老,由年少怀想转入现实记述。斗转星移、物是人非,直接点明时间的变化之快。少年已然变成了白发老叟。“相看两鬓丝”,寥寥五字,真是意蕴言中,韵流弦外。而如今吴苑草长凄凄,两人相见也伤心断肠。倚楼远眺的人盼望我们回去,可是我们还未归。词人在感叹时光流逝的无奈,又有思乡不能归的感伤。韵味浓醇,思致渺远。思乡情浓,是历经坎坷之后重新想回到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环境和氛围中去,是一种慰抚心灵创痛的愿望和追求,也是为了解脱现实生活的苦涩情状。当然,如能回乡归去,则无疑又可和卢长笛同游了,又可去“沙河塘上旧游嬉”的地方重拾旧梦,再创新的乐趣了。
这首词写作者与一位姓卢、善吹长笛的艺人久别后的重逢。上片回忆当年在杭州余杭门外沙河塘上的勾栏瓦舍听卢郎演奏笛子的情景。下片感叹岁月易逝,物换星移,如今异地重逢,彼此都已年迈苍苍,鬓发斑白,尚未能回到故乡,不禁泪眼相望,恍若隔世,令人伤心悲凉。词语平实,不事雕饰,表达了作者和一位民间艺人的真挚感情与深厚友谊。
趋时之悔真良说,枉己之徒信厚颜。学者渊源当似海,丈夫持守要如山。
挺然特起麟孤角,鄙矣谁窥豹一斑。为子临行双泣下,白头人倚夕阳关。
聚散会有时,离合本难必。所苦送行人,才逢又惜别。
我与俞子交,交新不数月。作诗道性真,对酒乐坦率。
金华富山林,合住神仙窟。豪兴遏青云,高谈霏玉屑。
君本慧业人,浮华已屏绝。痛痒重民生,读书兼读律。
霖雨出世心,舟楫致君术。兀坐风月宵,此念时蕴结。
同有倚闾亲,白云怅辽阔。萱草树忘忧,难得是爱日。
有鹿鸣高秋,烈士志未灭。十年书剑成,誓不甘蠖屈。
荷塘系归帆,山径驰车辖。祖饯起骊歌,声情俱寥豁。
君爱我最深,临岐语不出。大地隔形骸,天机连活泼。
行我心所安,春华期秋实。浩哉至理言,小儒闻咋舌。
把晤明圣湖,酒熟莼羹滑。后日慰相思,此愿如饥渴。
制止遗踪底处寻,相传笔授此丛林。
毗庐四万八千卷,正要墨池如许深。
雨霁纤尘净,春和万景妍。天门红映日,宫树翠含烟。
散步从东郭,追欢忆去年。自惭联阁老,幸喜接群贤。
花影侵文槛,莺声近绮筵。时和兼物遂,觞咏兴悠然。
远岫留残照,微波映断霞。竹篱茅舍是渔家。一径傍林斜。绿岸双双鹭,青山点点鸦。时闻笑语隔芦花。白酒换鱼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