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来无边,松声填虚空。
晴云飞瀰漫,凉蟾光玲珑。
挥觥奔长鲸,凭栏穷冥鸿。
诗成摛霜毫,吹嘘呈天公。
猜你喜欢
善于谋国论纵横,上书能止十万兵。闇于谋己亡其身,食客空有三千人。
身为大臣居奇货,即无李园祸亦大。君不见,吕仲父,于国何亲蜀道苦。
黄山苍苍,申江洋洋,祀君名宦陈椒浆。千载民情尚如此,远胜太牢祀公子。
月满西斋夜不扃,读书相对短檠青。虫鱼草木资多识,敦厚温柔擅一经。
鹗荐此时虽衮衮,鸿飞他日更冥冥。送行为子思王式,一曲骊驹仔细听。
绿槐宫树一蝉声,歧路相看万里情。对酒谩因愁远别,临流还可濯长缨。
孤帆夜火洲边驿,澹月疏星柳外城。遥想溪山更乘兴,閒居独羡子云名。
风雪集岁暮,江梅开不迟。
朝来幽窗底,明璫缀青枝。
上天播淑气,百卉分四时。
寒村值西子,足以昌吾诗。
浪夸京洛渐尘清,局面今翻第几枰。
须倚玉龙擎重任,暂依金马作长城。
时人共记维寅度,阳画元从建亥生。
试向后天推八八,吾宗卜数万为盈。
烟霄(xiāo)微月澹(dàn)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抬头仰望明月长空,感慨漫漫历史长河中七夕与秋天都是一样的。
每一年的这一天,牛郎与织女都体味着相聚的欢愉与离别的愁绪。
参考资料:
1、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白马非马译注,作者邮箱:930331075@qq.com
烟霄:云霄。
欢情与离恨:神话故事,织女为天帝孙女,长年织造云锦,来到人间,自嫁与河西牛郎后,织造乃断。天帝大怒,责令她与牛郎分离,只准每年七夕(七月七日)相会一次。此宵:七月七日。
牛郎与织女一年一度七夕相会的故事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这首以这样一个凄婉哀怨的悲剧故事为题材的小诗,抒发了钟情男女的哀怨与离恨,诗人对这对有情人寄予深深的同情。
首句“烟霄微月澹长空”由写景人手。一弯残月挂在高高的夜空,显得孤寂凄凉。这为牛郎织女七月初七的相会提供了背景,同时渲染一种气氛,这种气氛与人物的心境相合。从首句对环境的描写,使读者即便不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也会感悟到《七夕》令人感伤的基调。
“银汉秋期万古同”中“秋期”二字暗扣题面,“万古同”三字承上句意,表现了自然界银河天象的永恒状态。意思是说,“秋期”的银河总是“微月澹长空”,从而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意境。另一方面也说,分居银河东、西两边的牛郎织女,一年之中只能怀着深长的情思隔银河相互眺望,“惟每年七月初七夜渡河一会”。这是多么可悲、可叹的故事!于是,诗人以咏叹的抒情笔调写道:“”每年七夕,苦苦等待的有情人终于相聚在一起,说不尽绵绵情话,道不完思念爱慕之意;他们会珍惜分分秒秒难得的时光,温存相守,彼此慰藉,享受着无比的欢乐与幸福。遗憾的是良宵苦短,短暂的欢聚后,留给他们更多的则是无尽的相思和难耐的凄寂。相会的欢乐,离别的痛苦,这一切都发生在七月七El夜,由牛郎和织女来品味。
全诗紧紧围绕“七夕”神话着笔,景合情切,不蔓不枝,最后以尾句中的“此宵”扣合题面“七夕”。
金生寒沙中,见别会有时。
石上千年柏,材高用苦迟。
丝乱犹可埋,心乱不可治。
竹斋闻履声,乃是故人来。
匏苦只多叶,水深难为涉。
土床不安席,象床卧烨烨。
革与井同功,守道非关怯。
木直常先伐,樗栎万世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