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帐初停燕子飞,小雏相趁共差池。
春风吹水粼粼长,又有披香博士知。
猜你喜欢
苦心膏沐不论赀,富贵人生各有时。
直使中流畏仙去,君王何啻似婴儿。
昭阳宫里千蛾眉,中有一人轻欲飞。娣妹夤缘特新宠,六宫铅粉无光辉。
春回太液花如绣,花底轻风扶翠袖。君恩不许作飞仙,襞积宫裙留浅皱。
君王贪宴温柔乡,木门不省摇仓琅。避风台成略今古,空使遗妒惊霓裳。
当年倾城复倾国,谁写馀妍入丹碧。背灯拥髻一潸然,不应尚有樊通德。
赤帝死灰然不得,雊雉翔空燕飞入。山河玉碎不复全,此印千秋尚堪识。
吾闻汉宫倢伃秩上卿,赵家姊弟夸倾城。手持人主婴儿似,一握摩挲想更轻。
绿绨方底盛以进,犹疑封药中丞印。祸水初消莹碧浮,唾痕曾染绀华晕。
又闻河间姹女拳夫人,倢伃氏亦天水分。昭阳钩弋竟谁主,石纵能言玉不闻。
我语主人急韫椟,汉铜易见难得玉。莫似当时老寡妇,握玺不牢崩厥角。
自遂归田卧,何曾入郭行。比邻稀识面,州郡秪知名。
但结渔樵侣,宁关婚嫁情。溪潭垂钓处,日见白鸥迎。
骊岫(xiù)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
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yú)惟寿王。
骊山温泉如同香汤,暖雾霭霭泛出芳香。九条龙嘴中吐出泉水,呵护着泉中的玉莲房。
每天清晨在长生殿,明皇与责妃成对成双。皇亲国戚都乘金舆去,不愿去长生殿的只有寿王。
参考资料:
1、黄世中:类纂李商隐诗笺注疏解(第5册),黄山书社,2009,3684-3691.
2、钟来茵:李商隐爱情诗解.学林出版社,1997,281.
骊岫:即骊山;岫,峰峦。骊山在陕西西安临潼区东南,因古骊戎族居此而得名,亦名郾山。飞泉:指温泉。“泛”,汲古注:“一作‘有’。”九龙:华清宫九龙殿,唐明皇御汤浴殿。呵护:阿禁守护。莲房:莲蓬。因各孔分隔如房,故名。
平明:犹黎明。长生殿:华清宫之斋殿,一说寝殿。金舆:皇帝的车驾。寿王:李瑁,明皇第十八子,母武惠妃。
全诗对玄宗强占儿媳的秽行不着一字,而其荒淫已揭露无遗。作者对玄宗因专宠贵妃而导致安史之乱,使唐朝从此一蹶不振,深为慨叹,不仅屡刺其荒淫,且一再举出寿王,刺其无道之至,在当时文人中最为大胆尖锐。
诗的首句写景,描绘骊山温泉的优美环境。次句表面上写温泉之景,实寓隐比在内。龙,在义山诗中本来就是男性的代称。九龙吐温泉水,由“玉莲房”承接,这一意象隐指明皇、贵妃在温泉池的相会。作者用“呵护”把龙拟人化,极妙。明皇宠幸玉环,用“呵护”十分形象。三四句一转,写寿王内心的怨恨,他不去长生殿,不愿看到父皇与昔日的“寿王妃”亲昵。诗人抓住这一细节,以之入诗,极有魅力。诗人对寿王是寄予同情的,这是李商隐正义感的品格显示。诗人对明皇、贵妃之恋从无好感,作者所有涉及明皇贵妃的诗都是明证。
薄宦留连未得归,思亲怀旧两依依。
岭头梅信凭谁去,枕上鸿声到此稀。
君喜及瓜催北嚮,我嗟垂翅倦南飞。
何时共作东都客,不厌京尘化旅衣。
南城宦家有孤儿,华裾宝马日遨嬉。群奴豪酗卖丘木,身在醉乡犹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