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载炎州别,相望阅岁寒。羁孤转江海,旅食守丛残。
枯树馀生在,狂花瞥眼看。枭鸾一毛羽,蛟蜃各波澜。
错有量金铸,饥愁买玉餐。自然堪陨涕,何处足凭阑。
念子从军幕,论文据将坛。新诗能惠我,傲骨不应官。
西瀼酣歌老,南楼宾主欢。愈风烦草檄,活国待弹冠。
腰瘦心逾壮,时危地孔安。近闻摧六虎,早与说廉丹。
猜你喜欢
潇湘(xiāng)门外水平铺,月寒征棹(zhào)孤。红妆饮罢少踟(chí)蹰(chú),有人偷向隅(yú)。
挥玉著,洒真珠,梨花春雨徐。人人尽道断肠初,那堪肠已无。
潇湘门:疑指长沙一城门。水指湘江。征棹:征人所乘之船。棹,船桨。踟蹰:犹像不舍。向隅:此指“红妆”之人。
人人:指恋人。
“潇湘门外水平铺,月寒征棹孤。”首二句写离别的环境。送别的时间是在寒夜,而即将启程的船只有孤零零的一个,越发使送别的场面增添了冷落的气氛。这两句不仅为全词营造了冷清凄惨的氛围,而且显示出一种离别的紧迫感,为下文写离别情事张本。
“红妆饮罢少踟蹰,有人偷向隅。”后两句笔触转向离别之人,“红妆”和“有人”实际上是一人,就是义妓。“有人偷向隅”取自于“有一人独索然向隅”之意。“踟蹰”二字,反映了她心中的依恋与不舍;偷偷向隅,又显示出她的矜持与体贴。
“挥玉箸,洒真珠,梨花春雨馀。”过片承接上片最后一句,具体形容这位女子哭泣的情态。连用三个形象比喻义妓的眼泪:如玉箸,如珍珠,如春雨,连连不断,展现了一位形象优雅、感情真挚的美丽女性形象,使读者深深体会到,词人与这样深爱他的人离别,是何等伤心与遗憾。
“人人尽道断肠初,那堪肠已无。”面对义妓挥泪如雨,词人心中的痛无法抑制。结句“那堪肠已无”,是秦观泣血之语,包含着词人无数的新愁旧恨,是长时期压抑的情绪的爆发,也是他辛酸经历的总结,一颗受尽世事折磨的麻木痛苦的心跃然纸上。
曾见宋公及可公,自应诗句有家风。
不因避疾小盘礴,那得清谈半日同。
石上盘古根,谓言天生有。安知草木性,变在画师手。
阴深方丈间,直趣幽且闲。木纹离披势搓捽,
中裂空心火烧出。扫成三寸五寸枝,便是千年万年物。
莓苔浓淡色不同,一面死皮生蠹虫。风霜未必来到此,
气色杳在寒山中。孤标可玩不可取,能使支公道场古。
卜葬开新兆,从姑返旧茔。二卿衔恤意,八座悼亡情。
蘋藻全抛却,松楸已种成。鱼轩相逐去,非复是平生。
一泓清水古时河,洗马归来饮橐驼。不信边州住多日,胡儿头唱汉儿歌。
向夕阳燄息,赤道收热风。高台旷登眺,疏星缀圆穹。
团团海上月,涌出东山东。山海浩一色,凉波碧濛濛。
光华变云气,缤纷间青红。坐对开心颜,不辞清尊空。
谁家双玉笛,吹月高城中。同唱苏仙词,旷代情为钟。
栖乌若相答,哑哑啼烟丛。把酒怀古人,今月仍古同。
下界劫尘灰,不到广寒宫。欲归访嫦娥,安得桥如虹!
醉看群宾散,斜月西岩钟。
谢家风流绝代无,底事要作耕田夫。一犁春雨开新图,此图之作胡为乎。
莫是天民先觉者,小试经纶起莘野。复将斯道觉斯民,千载精神入模写。
不然渊明赋归后,荷锄去种南山豆。晚风新霁擢良苗,一段风光相授受。
扣之辄笑横点头,老农老圃吾何求。六经芜翳力穮蓘,百王理乱深锄耰。
剪剪茆茨出林罅,菽水清欢在其下。圣贤所乐属吾庐,当观吾庐莫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