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下亭犹古,昔人曾此游。我来寻胜迹,霜冷荻芦秋。
万卷藏书屋,干霄白雪楼。徘徊风雅地,山色远含愁。
猜你喜欢
亭中浑胜坐孤篷,落日云山一望中。邂逅朋俦尽名士,连延秋色足花丛。
近人鸥鸟原无滓,带雨山云久渐空。双屐几番湖畔路,那能鸿爪问西东。
久闻历下亭名古,今识亭窗向水开。恬静湖光归几席,翠微山色入追陪。
一城砧杵秋声远,几处蒹葭野岸隈。莫道终宵人迹少,涵虚应有夜珠来。
鹊湖风厉水拍堤,菰芦冻折渔梁危。天寒鰦鷠不复跃,目落鵁鶄时自飞。
渚烟苍苍沙历历,中有虚亭俯空碧。长廊诗句光怪多,杜陵野老留遗迹。
芜没千秋谁再新,直栏横槛压波纹。月明四面渔歌起,争唱齐州李使君。
春草细还生,春雏(chú)养渐成。
茸(róng)茸毛色起,应解自呼名。
细:这里指刚出土的小草细嫩、细小。春雏:这里指春天刚孵出不久的小鸭。雏:鸡、鸭及禽类的幼子。
茸茸:柔软纤细的绒毛。这里指小鸭子还没长出翎毛前的细小茸毛。应:应该,应当。这里含有推测、猜想的意思。解:懂得。自呼名:呼唤自己的名字。
这是一首题画诗。画面上画着小鸭、嫩草等等景物。画尽管画得栩栩如生,但它是静的,无声。把静的画面用诗的形式写出它的动来,把无声之物赋予它以应有的声音,这就要看题画者的艺术才能了。这首诗就是根据诗人的观察、体会和想象,把画题活了。诗的大意说:春草虽然细嫩,却还正在生长,春天刚孵出的小鸭,喂养得渐渐成长起来。满身细密的绒毛已经能辨别出不同的颜色,它们不停地“鸭鸭”地叫着,大概是懂得呼唤自己的名字了。
这首诗写得富有儿童情趣。
病渴相如,喜故人、遗此盘中珍物。却想碧山楼阁下,双桧幽亭西壁。
满架明珠,一林苍玉,六月涵冰雪。移来绝域,张骞也是人杰。
水晶颗颗匀圆,才教入口,两腋清风发。洗我胸中千磊块,万火一时俱灭。
便欲骑鲸,乘风直上,手挽骊龙发。广寒宫里,冷然掇出秋月。
岁尽春虽浅,更长夜亦阑。枕边鸡送晓,窗外雁冲寒。
学圃心常在,筹边力所难。老来惊节序,那复问椒盘。
虎拜觐龙颜,匆匆又远还。寸心思补报,万里任间关。
岁晏云连塞,天寒雪满山。柳营千骑簇,天阙五花颁。
韬略心方切,琴尊兴未悭。青年立奇绩,节序易阑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