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一尉属兵曹,洞达重门树色高。天拥群峰开棨戟,日临寒水偃弓刀。
山中蜀铁输船满,市上秦声得酒豪。骑马从容揽形胜,千年戍柝亦须操。
猜你喜欢
诗成赢得锦袍先,自是高才遣将偏。稀遇仙丹时下熟,荐惊神女梦中圆。
丹梯直上三千级,间气于今五百年。为报百花休暗恨,便开三度也由天。
金入洪炉不厌频,精真那计受纤尘。
苏门果有忠臣在,肯放坡诗百态新?
这首诗是评苏轼及其后学的诗,可与第二十二首对照看。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在等多方面都达到极高的造诣,堪称宋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苏轼学博才高,以翻新出奇的精神对待艺术规范,纵意所如,触手成春,在艺术上开一代之风。苏诗虽然有议论化、散文化倾向,但是由于苏轼杰出的才能,他的诗多数比喻生动新奇,妙喻连生;用典稳妥精当,浑然天成;对仗精工活泼,不落俗套。苏轼对艺术技巧的把握可谓挥洒自如,如行云流水不留锻炼痕迹。所以元好问给予苏轼诗歌以高度评价,称赞他的诗是经得起锤炼,不受纤尘的真金。
苏轼在当是文坛上有巨大的声誉,有许多文人围绕在其周围。著名的有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这四人都没有继承苏轼的思想和艺术。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开创者,秦观长于词,其诗如词一样婉约。张、晁成就不大。至于其他后学者既没有苏轼的思想,又没有苏轼的才力,往往在文字、典故、辞藻方面追求新奇,以至于怪样百出。于是在这首诗的后两句,元好问不满并批评了这种风气。
金吾将士羽林郎,旧日交游尽老苍。为报吴钩贫未卖,犹堪提挈到沙场。
涤砚袅元云,潇湘写练裙。龙蛇双腕竞,鱼燕尾梢分。
出像传毛颖,题帧仿墨君。夫人学已熟,谁复笑羊欣。
野鹤爱毛羽,徘徊山水间。时时发清唳,往往出尘寰。
之子有仙骨,对人无俗颜。园林秋色老,谁解扣柴关。
东风远到晋山迟,三月梨花始放时。雨里粉痕殊郑重,月中空色共迷离。
待人雪夜寒无粟,骑马平明淡扫眉。九十春光故园外,乡心客眼寄琼枝。
旧游重过处,倒指七年间。水后人家少,时荒客路艰。
雨声愁夜店,云影占春山。景物关心事,无成愧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