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言水懦弱,在险能用壮。盘回万重山,不制三尺浪。
混混循崖行,约束戒奔放。屈曲必如意,性本无背向。
触石石忽怒,爱怒不受障。一过波澜平,柔克贵善让。
我行历诸滩,顺逆固殊状。曾读老氏书,观物知所尚。
猜你喜欢
相送御沟水,天津南渡头。不堪临泛处,频上望京楼。
藤床巧织波文小。翻书欲睡莺惊觉。绕舍灿明霞。短长旌节花。此身无系著。南北东西乐。碧宇朗吟归。天风香染衣。
宝龟尺二寸,由来宅深水。浮游五湖内,宛转三江里。
何不深复深,轻然至溱洧。溱洧源流狭,春秋不濡轨。
渔人递往还,网罟相萦藟。一朝失运会,刳肠血流死。
丰骨输庙堂,鲜腴籍笾簋。弃置谁怨尤,自我招此否。
馀灵寄明卜,复来钦所履。
年来肠断秣(mò)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艳景似残(cán)秋。
秣陵:南京古名。梦绕:往事萦怀。
雨丝风片:细雨微风。多指春景。
秦淮河流贯南京城中,明末河畔歌馆舞榭特盛。公元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王士禛以扬州推官奉命至南京谳狱,居河侧,感秦淮旧事,作此组诗,抒盛衰兴亡之感。诗流丽悱侧,情韵悠远。原作二十首,《渔洋精华录》删六首。此乃组诗之第一首,写作此组诗之缘由,奠定了组诗风格哀婉的基调。
此诗以乐景抒哀情,由“肠断”两字可知作者怀着悲伤凄凉的心境来到了秦淮河边,虽是“雨丝风片”的春日,但在绵绵的细雨中,在潇潇的春风中,作者只感到了对秦淮河今昔对比的无限悲凉,浓艳的春光也安慰不了如残秋般的内心。全诗表达了作者对秦淮河凄凉萧条的哀伤感怀之情。
云雨巫山已渺茫。尚余粉靥费端相。细腰犹想藏衾内,高髻还疑坠枕傍。
桃叶艇,杏花墙。一般微露断人肠。而今青草斜阳里,漫学徐妃半面妆。
嶽樹五千仞,蓮花千萬枝。
宛然明月夜,非是少年時。
已自歡悰少,那堪官緒羈。
人言急行樂,何以且遲遲。
来往独龙冈畔路。杖头落索间家具。后事前观如目睹。非谶语。须知一念无今古。
长笑老萧多病苦。笑中与药皆狼虎。蜡炬一枝非嘱付。聊戏汝。热来脱却娘生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