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王游赏地,乔木空白云。无复歌吹响,况乃麋鹿群。
梵刹拟化出,山河如绮分。北望十二衢,佳气正絪缊。
贤者而后乐,固如孟轲云。感此多远怀,因之濯尘纷。
闻君已先我,携手皆能文。置酒临沧流,披窗溯南薰。
由来登此台,寂寞谁独闻。慷慨作歌诗,怅然哀古人。
千载岂不辽,忽如波沄沄。适意正在饮,无为惜酣醺。
猜你喜欢
吹台山上綵烟凝,日落云收叠翠屏。应谓焦桐堪采斲,不知谁是柳吴兴。
废苑迢迢入草莱,百年怀古一登台。天留李杜诗篇在,地历金元战阵来。
流水浸城隋柳尽,行宫为寺汴花开。白头吟望黄鹂暮,瓠子歌残无限哀。
吹台山上彩烟凝,日落云收叠翠屏。
应谓焦桐堪采斫,不知谁是柳吴兴。
殷(yīn)勤移植地,曲槛(jiàn)小栏边。共约重(chóng)芳日,还忧不盛妍(yán)。
阻风开步障,乘月溉(gài)寒泉。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
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
殷勤:情意恳切深厚,亦指恳切深厚的情意。槛:窗户下或长廊旁的栏杆,也指井栏。重:再次。妍:美,如“争妍斗艳”。”
步障:用以遮蔽风尘或视线的一种屏幕。溉:灌、浇水。花:开花。名词活用为动词。蛾眉:女子长而美的眉毛。常作美女代称。这里借指周后。
此诗题为《梅花》,却不是一首咏物诗,而是咏叹与梅花相关的人和事。据《全唐诗》载:“后主尝与周后移植梅花于瑶光殿之西,及花时,而后已殂,因成诗见意。”
此诗首联起句“殷勤移植”语,即指这次移植梅花之事;“移植地”便是“瑶光殿之西”的“曲槛小栏边”。李煜、周后(即昭惠皇后)都是极富雅趣之人,又凭着帝王皇后的特殊条件,便为自己的生活极力营造出优美的氛围。他们以销金红罗罩壁,以绿钿刷丝隔眼,糊以红罗,种梅花其外,兴之所至,便有了移植梅花之事。颔联写道“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意思是记得当时还曾担心,梅花“重芳日”,只恐“不盛妍”。唯其如此,颈联便接着说:“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为了给梅花“阻风”,这两位形影相随的伴侣还特意为梅花牵开了漂漂亮亮、长长宽宽的“步障”;为了给梅花浇水,也还曾不辞“乘月”披星之劳。实指望来年能观赏到夫妻共同移植、一块浇灌的梅花的艳美风姿。可是,又有谁能料到花开前后,这正该供夫妻共赏同乐的美景良辰,而“蛾眉却不前”。尾联的这一慨叹,紧承在语流上逐层推进的前三联而发,于升至极高处的波峰浪尖,忽发哀音,跌入深潭,凄恻动人,给读者心灵以强烈冲击。
谁云月无私,那知月有情。我住月亦住,君行月亦行。
致此一壶酒,都忘千岁名。胸中各有月,莫遣暗云生。
荥阳家牒世多闻,手足谁知一气分。季弟广西仍作县,先兄地下已修文。
故园篱落荒秋雨,先陇松楸映夕曛。冰雪尚存书带草,青春有待续余芬。
玉塞功犹阻,金门事已陈。世途皆扰扰,乡党尽循循。
客道难投足,家声易发身。松篁标节晚,兰蕙吐词春。
处困羞摇尾,怀忠壮犯鳞。宅临三楚水,衣带二京尘。
敛迹愁山鬼,遗形慕谷神。采芝先避贵,栽橘早防贫。
弦泛桐材响,杯澄糯醁醇。但寻陶令集,休献楚王珍。
林密闻风远,池平见月匀。藤龛红婀娜,苔磴绿嶙峋。
雪树交梁苑,冰河涨孟津。面邀文作友,心许德为邻。
旅馆将分被,婴儿共洒巾。渭阳连汉曲,京口接漳滨。
通塞时应定,荣枯理会均。儒流当自勉,妻族更谁亲。
照瞩三光政,生成四气仁。磻溪有心者,垂白肯湮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