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雁无声书半行,诗人垂老在香江。开轩读罢归来赋,一片落花飞上窗。
猜你喜欢
浮生过六十,百念已颓然;独有枕书癖,犹同总角年。
横陈粝饭侧,朗诵短檠前。
不用嘲痴绝,儿曹尚可传。
不辞留滞大关东,未必长吹是朔风。一世心归松雾里,十年春到雪花中。
罗浮消息应非远,粥饭因缘尚未穷。从此匝天多雨露,晓听雀语动虚空。
红日衔山莫景明,扬舲共喜夜风生。中天月好长湖稳,五六云帆作伴行。
游莫逐炎洲翠,栖(qī)莫近吴宫燕。
吴宫火起焚巢窠,炎洲逐翠遭网罗。
萧条两翅蓬蒿(hāo)下,纵有鹰鹯(zhān)奈若何。
鸟儿们呀,游玩千万不能到炎洲的翡翠堆里追逐玩耍,栖息千万不能接近吴宫的燕子窝。
吴宫筑巢虽好,可经常会因为燕子引起大火烧毁你们的巢穴,炎洲翡翠虽然无比华丽,可经常会有人设下网罗捕捉你们。
可怜的鸟儿只有拍动着两只疲惫的翅膀,在野外荒凉的蓬蒿乱草中找到一处容身之所。就算你是只雄鹰又能如何?还不是一样的命运。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炎洲:海南琼州,其地居大海之中,广袤数千里,四季炎热,故名炎洲,多产翡翠。吴宫燕:巢于吴宫之燕。春秋吴都有东西宫。后以“吴宫燕”比喻无辜受害者。
。蓬蒿:蓬草和蒿草。亦泛指草丛,草莽。鹯:古书中说的一种猛禽,似鹞鹰。
前四句“吴宫火起焚尔窠,炎洲逐翠遭网罗。”言莫趋炎附势,追名逐利;
后二句“萧条两翅蓬蒿下,纵有鹰鹯奈若何”言避世自能远祸。
整理来说,此诗言淡泊避世之志,远祸全身之术。诗以鸟为喻,唤醒人们切莫趋炎附势,追名逐利;而应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以达到老子所说的“夫唯不争,故无尤”的境界。
李白部分作品采用赋题的方法,但恢复古辞的立意,在体制上也恢复汉词的杂言体制。变齐梁无寄托之咏物为有寄托之体。另外,与齐梁呆板的赋题不同,李白之赋题常常是窥入题意,深入形容。如《野田黄雀行》。
此诗实为野田黄雀自幸之语,就是用“野田黄雀”这个题意来赋写的。此诗运用了刻板咏物、反衬之法。黄雀自语不逐炎洲翠游玩,不近吴宫燕栖息。是因为宫燕易被焚巢,洲翠易遭网罗。而今我深栖野田中蓬蒿之下,可以藏身远害,纵有鹰鹯奈若何!这也是赋题法,只是用得如此巧妙。此诗综合运用发挥古意、赋题与以古题寓今事三种方法,可见李白对传统拟乐府方法的创造性发展。
万里长风落树柯,乾坤今日未投戈。空闻海国标铜柱,转见河湟起白波。
是处清霜埋战骨,几人明月听渔歌。天涯憔悴三湘客,独抱遗骚怨薜萝。
兰桡并载出横塘,山寺踏春阳。
细草弓弓袜印,微风叶叶衣香。
一湾流水,半竿斜日。
同上归艎。
赢得渡头人说,秋娘八配冬郎。
老去年华只有惊,又逢佳节向山城。
春临半夜寒犹重,月到中天色更清。
上客风流连宿醉,游人歌调得新声。
遥思凤阙行时令,红霰朱栏万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