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青草西山路,细浪微风东海湖。出水莲花红一朵,哲人亭畔见真吾。
猜你喜欢
恻恻复恻恻,游子遵道侧。往路阻且遥,天长杳何极。
海燕既先翔,孤鸿从后发。我欲挟之还,相将赴南越。
宇宙邈难托,星辰看渐驰。故园有丛菊,可以泛瑶卮。
碣石高嵂屼,黄金空自悬。昭隗不可见,骏骨几能存。
故人有深意,强欲止我宿。绨袍不耐寒,青精久未熟。
雄剑闭长匣,隐隐作龙鸣。大德尚莫报,睚眦何由平。
落叶辞高树,飘飖离本根。客心郁若结,仓卒思旧恩。
鲁酒虽云薄,饮之不能盈。忧怀有万斛,未酌心先酲。
握别更何言,幽芳挺孤植。后会讵可常,努力崇明德。
巳闻神剑千年化,空俯灵池十丈宽。泉脉尚通江海润,龙光曾照斗牛寒。
飞梁背负层楼重,老树根将堕石蟠。一啸苍崖回杀气,未容仙鬼咏悲酸。
游客思家万里还,艰难初上七盘山。鸟啼绝谷深难见,猿上悬梯近可攀。
西指蚕丛开蜀道,北通云栈销秦关。幸逢老叟闻乡语,强破愁怀一笑颜。
烟深水阔,音信无由达。唯有碧天云外月,偏照悬(xuán)悬离别。
尽日感事伤怀,愁眉似锁难开。夜夜长留半被,待君魂(hún)梦归来。
无边烟水把你我隔开,些须音信早巳断绝。唯有碧天云边明月,偏照着我俩遥遥的离别。
整天感怀往事伤心,愁眉象铁锁难以打开。夜夜留着半边锦被,等待你的梦魂归来。
参考资料:
1、夏征农等.《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1525页
2、俞陛云等.《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3-5页
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后用作词牌。悬悬:遥远。
尽日:整天。被:棉被。待:等候,逗留,迟延。
《清平乐》“词语浅薄”,甚而疑为后人伪托。这首词表面上抒写了一位思妇离别之苦,实际上通过女主人公的内心描写,塑造出一位热情、大胆,对生活充满加烈追求的可爱的妇女形象。诗人借梦中相聚,一方面把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赤裸裸的地暴露出来,另一方面也表达出了对思妇的这种不可扼杀的爱情的歌颂和赞美。
上阕用环境衬托写愁苦心情。“烟深水阔”,音信也无;碧天明月,乐景哀情,一个“偏”字,迁愁于月,烦心之至,愁苦之至。“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正与此同。窦娥临刑,怨地怨天,都是怨极的表现。“唯有碧天云外月,偏照悬悬离别。”唯碧天云边明月,偏照着我俩遥遥的离别。“悬悬”惦记昼夜悬悬思恋。
下阕用表情行动写愁苦与盼归。“愁眉似锁难开”是表情、心情;“夜夜长留半被,待君梦魂归来。”是行动,是切盼,更是痴情。难得词人奇思异想,把思妇情思写得深而再深。迁愁怨于明月,留半被待魂归,奇想幽深,构成此词的特色艺术。“夜夜长留半被”,晚上孤独等候,睡了留着半边锦被。“待君魂梦归来”,希望在入睡的梦灵魂相遇。直接抒发了思妇的愁苦和思念,百转千回。
青山迢递绿芜深,欲吊孤坟何处寻。万里游魂今古恨,百年交谊死生心。
云霄竟折升天翼,文彩空馀掷地金。几度泗河河上过,悲风凄惨动哀吟。
圣游本无迹,留此示津梁。架险知何适,遗名但不亡。
只今成佛宇,化度果难量。
急景递衰老,此经谁养真。松留千载鹤,碑隔六朝人。
洞水流花早,壶天闭雪春。其如为名利,归踏五陵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