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刘道原秘丞

君家庐山南,云水当户庭。丈人悬安车,鲵齿头发青。
吏隐粟三釜,翻书十二经。胡然辞羁旅,大江急扬舲。
太史司马公,老成兼典刑。周南叹留滞,武库森长扃。
叩关起九州,授简欢真詅。自兹访都邑,乘兴及郊坰。
清洛湛寒玉,嵩高环翠屏。宫观想旧躅,丛祠记遗铭。
俗物不挂眼,俚言谁载听。毕事黄鹄举,翩然问长亭。
念昔始相从,子少予壮龄。定交自倾盖,结好深鹡鸰。
放怀脱羁馵,高论穷杳冥。纵博恣叱枭,极饮常虚瓶。
后会十五年,见子云龙廷。官书职雠校,旧简同编硎。
瓠落无所容,柘弹缘蜻蜓。河梁一分手,南北如漂萍。
岁月不肯留,瞬息无暂停。跳丸指飞鸟,急雪看凋蓂。
壮怀益漫漫,衰鬓成星星。劳生百年间,所恃七尺形。
从衰得老病,讵足称最灵。而君复何为,疲苶非康宁。
目视乱白黑,奇疮出潜丁。饮肠日以狭,永夜甘独醒。
南方多奇药,芝朮馀芳馨。引年亦多术,何必非豨苓。
往昔志读书,苦心过聚萤。期以怪幻闻,岂只辨文鼮。
斑白乃自悟,有为皆浊腥。古来豪杰士,蒲卢祝螟蛉。
埋骨蒿艾间,鬼火犹青荧。孰知出宇宙,浩荡浮沧溟。
翳昏照白日,幽蛰惊迅霆。道心不可传,法语容亲聆。
怀君意无涯,永望几涕零。寄书南飞鸿,矫矫双翅翎。
猜你喜欢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wēi)巍!
羊肠坂(bǎn)诘(jí)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pí)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fēi)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fú)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náng)行取薪,斧冰持作糜(mí)。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北征登上太行山,山高岭峻多艰难!
羊肠坂路真崎岖,一路颠簸车轮断。
风吹树木声萧萧,北风呼啸发悲号。
熊罴当路面对我蹲坐,虎豹夹道发威狂嚎叫。
溪谷荒凉人烟少,大雪纷纷漫天飘。
抬头远望长声叹息,长途跋涉思绪如潮。
我心郁郁多么愁闷,真想东归返回故乡。
水深桥断难前进,大军徘徊半路上。
行军迷路失方向,傍晚还没有住宿的地方。
走啊走啊日久远,人疲马乏又渴又饥。
担着行囊边走边砍柴,凿冰煮粥充饥肠。
想起那篇《东山》诗,深深触动我的哀伤。
参考资料:
1、王运熙王国安.国学经典导读乐府诗集.北京市: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年:227-228页
2、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三曹诗选译.南京市:凤凰出版社,2011年:24-25页
太行山:绵延于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大山脉。何:多么。与下文“雪落何霏霏”之“何”意同。巍巍:高耸的样子。
羊肠坂:地名,在壶关(今山西长治县东南)东南,以坂道盘旋弯曲如羊肠而得名。坂:斜坡。诘屈:曲折盘旋。摧:毁坏、折断。
罴:熊的一种,又叫马熊或人熊。
溪谷:山中低洼有水处。山中居民往往聚居溪谷,此处说“少人民”,言山中人烟稀少。霏霏:雪下得很盛的样子。
延颈:伸长脖子(远眺)。怀:怀恋,心事。
怫郁:愁闷不安。东归:指归故乡谯郡。作者谯(今安徽亳县)人,在太行之东,故云“一东归”。
绝:断。中路:中途。
薄暮:黄昏。
担囊:挑着行李。行取薪:边走边拾柴。斧冰:以斧凿冰取水。糜:稀粥。
悠悠:忧思绵长的样子。
206年,曹操率兵亲征高干,途中经过太行山著名的羊肠坂道,写下了这首诗,其格调古直悲凉,回荡着一股沉郁之气。这首诗感情真挚,直抒胸臆,毫不矫情作态。诗人在诗中用质朴无华的笔触描述了委曲如肠的坂道、风雪交加的征途、食宿无依的困境。对于艰难的军旅生活所引起的厌倦思乡情绪,诗人也做了如实的记录。更感人的是,尽管作为军事统帅,诗人在这里却没有强作英豪之态,而是赤裸裸地写出当时在那种环境下的内心波动,直露的笔触把诗人的内心世界呈现出来,以其真诚而扣动着读者的心弦。
诗以“艰哉何巍巍”总领全篇,通过征途所见突出一个“艰”字。“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二句为全诗奠定了萧瑟悲凉的基调,使诗笼罩在一片凄哀险恶的气氛中。为了进一步渲染凄哀险恶的气氛,诗人又以羊肠小路、恐怖战栗的熊吼虎叫、罕无人迹的漫漫大雪等物象感叹行军的艰难。以此为铺垫,顺势提出“思欲一东归”的念想。末二句并写两面,一写诗人同情长期征战的战士,渴望战争结束、实现统一的心情;一写诗人以周公自比,排除万难、取得征讨胜利的决心。整个诗歌弥漫着悲凉之气,抒情真挚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