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去群山簇剑铓,天开绝壁壮蛮荒。关门晓启风声陡,戍堠烟消月色凉。
万里巴黔联臂指,一时苗犵尽农桑。犹闻介子威名在,到此心雄广武场。
猜你喜欢
天地金汤险,由来王气钟。五丁开绝塞,二酉抱神龙。
乱眼奇峰过,惊心暑瘴重。兴亡千古在,立马倚长松。
飞将急前锋,危关实要冲。虚声经亥豕,间道出辰龙。
六诏惊天降,群蛮扫地从。皇威清万里,徼外乐耕农。
一径登危独惘然,重关寂寂锁寒烟。遗民老剩头间雪,战地秋闲郭外田。
闻道无人随匹马,曾经六月堕飞鸢。残碑洒尽诸军泪,苔蚀尘封四十年。
攀跻匪巉峭,佳胜兹岩具。偶偕良朋来,不负探奇趣。
秋迟冥鸿归,云向潜虬护。朗月升高天,深林曷知暮。
五湖浩无际,千峰俨欲赴。渐辨涧底星,遽失峦间雾。
波流缟练长,光动金银互。缥缈生虚无,楼台已改故。
恍观大海潮,雪浪排空骛。何必三神山,仙人始回顾。
遗世鲜与徒,孤踪应有遇。旷哉古今心,莫以荣名误。
听残宵雨半瞢腾,淅淅虚窗淡淡镫。系缆江亭等潮上,梦君野泊在西兴。
枕障薰(xūn)炉隔绣帷(wéi),二年终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应知。
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黄昏微雨画帘垂(chuí)。
枕边薰炉的香烟在帐幕飘袅,两年来我整天苦苦地怀念你。明月和杏花明自我的心思。
我为了寻你走遍天上人间,终于与你重新欢聚在一起,醒来才知道这又是在梦里。如今正是小雨纷飞的黄昏,画帘默默无声凄清地低垂。
参考资料:
1、严迪昌.《中华古词观止》.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48
2、刘翠,刘石.《雅词精品》.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120
3、乔力.《唐五代词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70
4、高阳里.《花笺春心·婉约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22
5、林兆祥.《唐宋花间廿四家词赏析》.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144
6、杨光治.《唐宋词三百首今译赏析》.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33-34
枕障:枕头和屏障。薰炉:用来熏香或取暖的炉子。杏花明月:杏花每年春天盛开,月亮每月一度圆缺,故以之拟指岁月时间。始应知:才能知,或正可知。
天上人间:天上和人间。觉:醒。画帘:精绣、垂彩之帘。
词的上阕看似平淡,然而有些地方也颇见精巧。如首句的“隔”字,既交代了室内枕屏、薰炉与绣帷间的位置,更使人生出一种人去楼空、远隔天涯的联想。第三句,杏花明月用来作为春秋季节的特征,并且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它们人的感知,点明只有杏花明月深知作者的相思之苦。这样写,的确为词的意境增添了一分落寞与惆怅。
词的下阕构意佳妙。代为设想爱姬已逝,却不愿信其逝,故着一问句,愈见其恍惚哀恸之态。下面两句更妙,旧日的欢情只有在新梦中重现,正当缠绵悱恻之际,忽然醒来,惟有“枕障薰炉隔绣帷”,此时的悲哀之情可想而知。但作者到此意犹未足,再着力添上一笔,醒来之时,正值黄昏,画帘低垂,雨声沥沥,真是到了“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境界。古人曾说,词起结最难,而结尤难于起,如这首词的结句,不仅为全词增添了画意诗情,并且给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想象余地,真是所谓词家本色,故能打动悼亡者之心。
纵观全词,词的上片先写悼亡、相思之情,枕障、薰炉、绣帷依然如故,但物在人非。面对有情之物,悼亡之人仿佛看到了昔日爱姬。遐想当年,他与爱姬情之融融,爱之切切。深情所系,爱姬逝去的两年之中,每日情思袅袅,过往的回忆使他无法忘怀,不禁邀请春花、明月与之共语。因这情,花知、月知、天知、地知,如此深切的感情确实哀婉动人。下片写梦中相会,情到深处,悼亡人竟不信爱姬已逝,上天入地苦苦寻觅,但都成空,只好在梦乡重温旧情,而这往日的欢乐,又仿佛别添几分新鲜。这新鲜,是经年之后爱情的一种升华。全词写得真切、自然、哀婉动人。
气佳哉兮郁葱,文五色兮虎龙,
江胥杵沙为驰道兮,海若斂潮其下风。
前羲舒而后翳霳兮,轸猎来自东。
孕泰和兮诸冯,煽炎晖兮沛丰。
於乎秦望,禹会其宇内之镇兮讵伊越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