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当已雪,君定几篇诗。折竹声中得,煎茶味外思。
吾人年岁遣,各自寂寥随。独有麻衣泪,都来两鬓丝。
猜你喜欢
乡人数南至,经岁问音书。对雪寒无藉,思君懒不如。
秋堂新稻入,午枕浊醪余。生事双扉阖,从传与世疏。
箧书长与借,手勘若相论。城拥湖风响,台明苑雪痕。
饥鹰高不落,僵木湿犹翻。为报今朝事,微吟向寓园。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曾识姮娥真体态。素面元无粉黛。
身游银阙珠宫。俯看积气蒙蒙。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
词人运用丰富想象,畅言他遨游月宫的情景。但他虽在月宫,还是忘不了人间的凉热,构思之巧,令人叹为观止。第一段写他御气乘风,很快到了万里之外的月宫,第二段写他到了月宫之后,身在九重天上,俯瞰脚下尘寰,只见一片蒙蒙,浑然一体。“曾识姮娥真体态”,“曾”字好。意思是说,我原是从天上来的,与姮娥本来相识。这与苏轼《水调歌头》“多欲乘风归去””的“归”写得同妙。“素面原无粉黛”,暗用唐人“却嫌脂粉污颜色”诗意。这句是写月光皎洁,用美人的素面比月,形象性特强。
下片写身到月宫。“俯看积气濛濛”句,用《列子·天瑞篇》故事:杞国有人担心天会掉下来,有人告诉他说:“天积气耳。”从“俯看积气濛濛”句,表示他离开人间已很遥远。
末了“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二句,是全首词的命意所在。用“醉”字、“偶”字好。这里所描写的只是醉中偶然摇动月中的桂树,便对人间产生意外的好影响。这意思是说,一个人到了天上,一举一动都对人间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既可造福人间,也能贻害人间。
北宋王令有一首《暑旱苦热》诗,末二句说:“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全诗都是费气力写的。刘克庄这首《清平乐》则写的轻松明快,与王令的《暑旱苦热》诗比较,用意相近而表现风格不同。
刘克庄有不少作品表现忧国忧民思想,如:《运粮行》、《苦寒行》、《筑城行》等。他写租税、写征役,为民请命,都很沉痛。这首词“人间唤作凉风”,该也是流露作者对清平世界的向往。全首词虽然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但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却不是超尘出世的。他写身到月宫远离人间的时候,还是忘不了下界人民的炎热,希望为他们起一阵凉风。联系作者其他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可以说这首词也可能是寄托这种思想的,并不只是描写遨游月宫的幻想而已。
悬崖大石危欲裂,卧涧虬枝怒欲折。展卷大叫诧奇绝,先生使笔笔屈铁。
却下前溪势渐平,蒙茸芳草被堤生。有人负手逍遥立,上有黄鹂深树鸣。
青云意绪渐悠然,白昼昏昏懒欲眠。
诗搅肺肠来暇日,病驱腰脚入衰年。
春来把酒犹能强,老去逢花只漫怜。
童稚情亲今好在,远烦问信到秦川。
江皋春蔼片泥融,轻剪浑疑织素工。香鬓几回羞玉雁,锦襟何事怨华虫。
差池广厦飘晴雪,婀娜閒窗掠晚风。愁别乌衣人不见,丽情多在絮阴中。
我昔游泸江,泛舟奔楚宫。黔江自南来,胥会涪之东。
黔江清且碧,泸江浊而红。红碧不相入,分流如卧虹。
群潴激湍涛,汹涌成战攻。须臾尽变浊,混混颜色同。
清固不胜浊,此理天下通。君视开成间,牛李争长雄。
要之赞皇子,不胜太牢公。物理自古然,徘徊叹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