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乡中楼观开,溪山好处兴悠域。
平章风月归茶鼎,管领烟霞付酒杯。
吟骨已成枯鹤瘦,机心莫遣狎鸥猜。
大夫整顿乾坤了,黄帽青鞋归去来。
猜你喜欢
笔头风月时时过,眼底儿曹(cáo)渐渐多。有人问我事如何,人海阔(kuò),无日不风波。
吟风咏月的笔墨生涯匆匆流过,眼底下儿孙小辈日渐增多。有人问我人事如何。人海无边的辽阔,没有一天没有风波。
参考资料:
1、刘兴汉,吕树坤编著.中华历代诗词精品译析元曲三百篇译析: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97年02月:97
风月:笔下描绘的清风明月。儿曹:小儿辈,指晚辈的青年。人海阔:指人事纷纭复杂。风波:喻人事的复杂和仕途的艰险。
“笔头风月时时过,眼底儿曹渐渐多”,随着笔下的风花雪月一年一年地消逝,跟前的儿女子孙也一个一个多了起来。时光荏苒,转眼间诗人已到暮年,儿孙满堂。这两句是明显的对句,无论从词性、句子的结构,还是平仄搭配上看都对仗工整,而且构思巧妙,前句从多说到少,后句从少说到多。
前面两句以平常的口吻、简单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宁静、恬淡的生活景象,实际上是为后面的“无日不风波”做铺垫。平静的背后潜藏着跌宕起伏的“风波”,这种情绪上的反差,正是作者别出心裁的设计。
“有人问我事如何”一句以设问引起转折,问的是仕途的命运,家事的前途,从上面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转为对广阔人生的思考。最后两句“人海阔,无日不风波”是对设问句的回答,同时也是他对一生仕途生活的总结。人海茫茫,社会广阔,人事纷争,无时无刻不是在各种“惊涛骇浪”中颠簸,随时可能身陷危机,这一略显消极的总结体现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树古半成槎,溪边庆贺斜。
寒林欲无路,小坞不多家。
去客背流叶,停舟见暮鸦。
朝朝省秋水,频减一痕沙。
雨过添幽事,褰裳步暖沙。竹梢含净雾,藤刺罥轻槎。
鸂鶒双随浪,蜻蜓对觅花。老夫诗思惬,颇觉日沉车。
穷山别有径,开凿自何年。四面松云岭,一村烟水田。
品茶尝谷雨,烹笋挹溪泉。到处苔茵绿,趺跏听杜鹃。
年深宫院在,旧客自相逢。闭户临寒竹,无人有夜钟。
降龙今已去,巢鹤竟何从。坐见繁星晓,凄凉识旧峰。
一溪隔断人来去,岩路荆榛到者希。见石乳悬繁欲堕,听泉声冷坐忘归。
地宽饮可百人共,谷静尘无半点飞。所恨世无挟山手,为予移取□柴扉。
一瓮香醪一曲琴,得相寻处且相寻。杯宽却怪青山小,坐久不知黄叶深。
当路星轺已钳口,异乡风物更关心。何时系艇秋江上,醉卧芦花雪满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