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荡湖光迥,虚涵河汉明。万峰朝霭净,一苇客帆轻。
地跨三吴胜,江连七泽平。鱼龙时隐见,舟楫互纵横。
日月浮金晕,风波激玉声。方壶晴掩映,圆峤远峥嵘。
阳鸟寒依渚,残虹夕抱城。感时思击楫,俯念愧登瀛。
塞北犹防□,江东未解兵。艰危堪涕泪,回首忆神京。
猜你喜欢
碧落澄宵景,平湖散暝烟。縠纹初泛月,圭采欲浮天。
候汐难回棹,乘流屡扣舷。水香兰茝变,沙铄芰荷鲜。
望美心无极,搜奇兴独延。地图雄五岭,江势束三川。
远嶂芙蓉出,衡波翡翠连。霞标干斗上,日观抱空悬。
仙掌才疑凿,丹梯断复联。窗明开玉女,阁邃贮金仙。
洒落松门下,婵娟石镜前。厓光三秀擢,壑晦众灯然。
鸟艺云中草,猿攀树杪泉。瑶翻知鹭泻,丹溜识虹穿。
桂父骖鸾至,芝童御鹤旋。既如纡赤水,还似望青田。
未授长生诀,先参内景篇。江津凫舄阻,霄汉凤情牵。
胜果超迷筏,归依结净莲。卢敖淹汗漫,谢客罄洄沿。
愿整云中驾,随君戏九玄。
弃微名去来心快哉,一笑白云外。知音三五人,痛饮何妨碍(ài)?醉袍袖舞嫌(xián)天地窄。
抛弃那微不足道的名位,归隐后多么畅快,笑声传到白云外。三五个知心朋友相聚,无所顾忌地开怀痛饮又有什么妨碍?酒足饭饱后挥袖起舞,只嫌天地太窄。
参考资料:
1、墙峻峰等注评.元曲三百首: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07:第114页
2、邓元煊主编.元曲品读:四川辞书出版社,2015.08:第190页
清江引:曲牌名。南曲属仙吕入双调;北曲又叫《江儿水》,属双调。五句。字数定格为七、五、五、五、七。多用为小令。微名:微不足道的名声。这里指作者视功名权力如浮尘。去来:源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指归隐。白云:比喻归隐。知音三五人:典出《论语》。三五,本是约数,表示人数不多。
此曲开头便以“弃微名去来心快哉”直陈主题。视功名为微名,体现了其不追名逐利的性格态度。“弃”是主动放弃,贯云石本是将门勋臣的后裔,年纪尚轻便仕途畅达,将来必定大有作为,他却选择了急流勇退,毅然辞官而去,这种与众不同的选择,自然比平常人的境界要高出一等。
接着,“一笑白云外”正是对“心快哉”的进一层阐释。此时,作者已摆脱了丑恶官场,身处“白云外”,即回归田园,乐享自然之趣。这对于热爱自由的贯云石而言,的确值得放声“一笑”。这五个字承接上文,语气短促,畅快淋漓。
“知音三五人”句中隐含了作者辞官后南游路上与志同道合之人相遇相知之事,其中包括他在梁山泊与渔翁吟诗夜话,在普陀山同诗僧鲁山共赋美景,与各路知音诗酒唱和。摆脱世俗桎梏,回归本性,又兼有好友相伴,自然生起“痛饮何妨碍”的豪兴。这几句描写环环相扣,意境浑成,充分展现了作者的自在与痛快。而最后一句“醉袍袖舞嫌天地窄”夸张而不张扬,体现了作者率真自然、豪迈奔放的性情。这种酒后流露真性情的描写,更显出作者对自由的追求。
这首散曲贯穿着不羁奔放之情,笔调率真,性情豪放,生动展现了作者蔑视功名、豪放不羁的形象。
中枢多暇日,小圃占秋光。
雕玉新成槛,繁金乍泛觞。
陶离侵柳色,罗宅掩兰芳。
芝影连虚室,萱丛接后堂。
傅岩犹借雨,丰岭未飞霜。
温树徧分荫,芸签亦斗香。
交枝迷露井,坠叶黠横塘。
桐录知延寿,千龄奉紫皇。
郊园春已暮,霁色射疏篱。
地静苔过竹,沙清树入池。
野人来尽日,山鸟话多时。
偶傍松窗立,微风动七丝。
乌衣门巷记曾游,排草披榛径独幽。桑下探环疑夙世,井间投辖为名流。
登堂自有千秋意,置我何须百尺楼。最喜散衙无一事,买书十步大航头。
高低深浅一阑红,把火殷勤绕露丛。
希逸近来成懒病,不能容易向春风。
山深春未动,沙浅水欲冰。
玉梅於此时,靓妆略无朋。
露蕊欲的皪,月枝持鬅鬙。
俨如江汉女,可爱不可陵。
他年江南路,晓妆犯严凝。
寻香烟雨中,横斜插茅簦。
却数今几日,痴如秋后蝇。
北岭枝欲空,谁与扶一登。
聊分窥水影,依我照字灯。
坐使惜花梦,临风脚腾腾。
昔如梦中蝶,今学桑下僧。
了知菩提长,念起我何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