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通三岛,云閒接九疑。遨游能寄傲,检束可酬知。
乞火呼邻叟,焚香宿鍊师。祇愁偏废酒,吟咏不成诗。
猜你喜欢
莫笑山庄小,偏於隐者宜。
门当八字路,园葺五经篱。
地暖花开早,天寒酒熟迟。
不须鸡报晓,已得数联诗。
野服黄冠绝世情,小斋无客罢逢迎。蜂窠衙静如山县,蚁穴泥深似土城。
雨久芭蕉心半捲,春迟杨柳眼初生。只缘编得花屏好,每日沿阶几度行。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lǐ)泉(quán),日夕栖(qī)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chuàng)悢(liàng)使心伤。
树林里有一只奇异的鸟,它自言是凤凰鸟。
凤凰清晨饮用甘甜的泉水,黄昏时栖息在高高的山冈。
凤凰鸟高声鸣叫响彻九州,伸长头颈眺望八荒那僻远的地方。
恰好遇到秋风吹起,它把自己的羽翼破坏藏拙起来。
凤凰鸟一离开林中飞往昆仑山的西边,什么时候才能再飞翔回来啊。
只遗憾凤凰鸟处在不恰当的位置,这让我内心非常悲伤。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醴泉:亦名甘泉。泉水略有淡酒味。
商风:秋风。
怆悢:悲伤。
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凰”高洁(或“超然脱俗”、“清高傲世”)的品性。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的表现手法,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根据凤凰“饮醴泉”、“栖山冈”、“彻九州”、“望八荒”的举动,可以判断出凤凰志向远大、高洁。显然作者以凤凰自比(自况),根据它的心情“催藏”、“恨”、“心伤”几个词及伤心的原因的描写“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和“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可以推知,作者是孤独苦闷、壮志难酬。
阮籍的《咏怀诗》历来被誉为“旷代绝作”,同时也是绝对的难解之作,“百代之下,难以情测”。而飞鸟则是《咏怀诗》中最重要的诗歌意象,它们是阮籍主体人格的诗性外化,各种飞鸟意象体现着阮籍隐晦难测的内心世界。
阮籍的八十二首《咏怀诗》,直接用飞鸟意象者29首,间接用者13首,总计42首。这些飞鸟意象的渊源,可追溯至《国风》、《离骚》、《庄子》、《山海经》。《国风》中的自然物象,多用以起兴;《离骚》的美人香草、俊鸟恶禽,多具象征意味,或以之刺激奸邪,或以之寓己高洁之志;《庄子》中的飞鸟意象,则多寓示不同的精神境界。而阮籍《咏怀诗》中的飞鸟意象,则三种意义皆有:他时而以俊鸟如凤凰、玄鹤寓其高洁之志和现实追求;时而以高鸟如鸿鹄、海鸟寄其逍遥之梦;时而借孤鸟寒鸟起兴,写其孤苦之思。各种不同的飞鸟意象,折射出阮籍不同的心理侧面,最终建构了阮籍复杂、矛盾的多重人格。《咏怀诗》第一首云:“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徘徊”二字,既为八十二首《咏怀诗》奠定了基调,也反映了阮籍和其他竹林名士共同的人格特点。
垒垒高山,莽莽代谷。城边风起沙漠漠,城内惟闻奏胡乐。
太守下车,买牛息戈。陶民礼义,朝弦暮歌。北历黄沙碛,南游白草原。
五马何秩秩,朱英导文轩。嗟哉太守亦孔武,时时较猎西山下。
天青织未遍,风急舞难成。粉重低飞蝶,黄沈不语莺。
自随春霭乱,还放夕阳明。惆怅池塘上,荷珠点点倾。
白鸥渺何处,一笑接诸昆。不尽秋来意,相将倒一樽。
花香傍舍树,月上隔湖村。钓得鲈鱼美,清愁细细论。
沈约多清瘦,文园仍病痟。
共疑天下召,更欲水边招。
金马人相吊,长沙物易妖。
秋风吹越树,归旐自飘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