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知琼树斗清新,不道三彭捷有神。处仲未闻开阁事,维摩空对问禅人。
封侯燕颔何妨瘦,伐性蛾眉却怕颦。从此空花扫除尽,定须嚼蜡向横陈。
猜你喜欢
何须天气水边新,便好尊前赋洛神。定自中年多作恶,非关尤物解移人。
莫愁阿鹜烦君嫁,且学西施为我颦。争似农家无一事,从来婚嫁只朱陈。
长安道,投老倦游归。七十古来稀。藕花雨湿前湖夜,桂枝风澹(dàn)小山时。怎消除?须殢(tì)酒,更吟诗。
也莫向竹边孤负雪。也莫向柳边孤负月。闲过了,总成痴。种花事业无人问,惜花情绪只天知。笑山中:云出早,鸟归迟。
从长安告老回家了,在一直呆过了七十年之后;多么的不易呀,七十年,这自古以来都少有!——我倦了,与其闲置,不如归来。归来好啊:夏天,看荷花:凉雨过后,池塘的夜多美;秋天,看桂花:淡淡的风里,小山也不错。别问怎么打发这日子?——喝酒,喝酒;再不,写写诗吧。
冬天:不要辜负了那竹上的雪;春天,不要辜负了那柳边的月。过闲的人,总有些痴。种花之事无人问津,与花相对的意味,只有老天明了。好笑的是那山中:云,早早的出去;鸟,迟迟地归来。——竟是这般的忙碌!
参考资料:
1、辛弃疾.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08
投老:垂老,临老。殢酒:困于酒。殢,沉溺,困倦。
“惜花”句: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这阕词中作者虽写他人的四时之事,实际是在借他人的酒杯,来浇自己的块垒的。
此词本是以寓有四时景物为游戏的。然而于祖国,一片报效不得之忠心,却于字里行间,处处流露了出来。口里说是要用诗酒来打发生活,准备在花月丛中度过自己的余生,而实际却痛苦于种花的事业无人问,而惜花的心情也没有人知道。这“花”分明是有所指的。作为主战派的他们来说,大约也就是指他们统一的大业无人问,而徒有报效之热忱,竟是只有天知道了。“无人问”、“只天知”,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无比巨大的悲哀和寂寞。无怪乎他要笑云儿出去这么早,鸟儿归来这么迟,放着大事不干,如此匆匆,所为何来。结合上面的“种花事业”看,则这也就是那一些蝇营狗苟之辈,为自己的利禄而紧张忙碌得可笑罢了。这一“笑”字,写出了诗人多么高尚的情怀,也写出了诗人无比巨大的悲愤。
词是劝人,其实也是劝自己要放开一些的,殊不知它正告诉了人,他放不开。他本想用游戏三昧的笔墨来写得轻松一点的,谁知仍然满怀悲愤,指着秃子骂和尚了。刘熙载说苏东坡的诗“滔滔汩汩说去,一转便见主意”(《艺概》)。大约好的诗词都是这样的,稼轩此词,亦莫不如是。
色比丹霞朝日,形如合浦筼筜.开时九九如数,见处双双颉颃。
绝域谁相赏,阿那自得名。叶间穿旧箭,原上列新营。
白日风枝折,残春雪眼明。南朝大司马,空复涕金城。
绡薄笼霞,鬟低敛雨,背人偏自嫣然。唤起春魂,绮情多少缠绵。
盈盈不隔东风面,甚东风、换了朱颜。数流年。锦样飘零,泪迸鹍弦。
亭阴暗记行吟地,奈词人去后,残梦沈烟。剪碎轻红,任教蝶醉莺颠。
多情漫为伤春瘦,便情多、那得春怜。向愁边。飘堕香云,为舞仙仙。
侯王甲第五云堆,秦虢夫人夜宴开。马上琵琶仍按拍,真珠皮帽女郎回。
宦游岁月易蹉跎,对景其如感慨何。
黄鹤不来仙已去,古楼犹在客重过。
青山远戍寒烟积,芳草平洲夕照多。
此日独吟伤往事,长江渺渺水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