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远见紫芝荣,鹤发人间有老成。眉宇欲开枚叔赋,齿牙曾忝谢公情。
缥缃字化千编蠹,丝竹歌残百啭莺。谁共容台高典礼,钧天回首醉咸英。
猜你喜欢
前瞻(zhān)马耳九仙山。碧连天。晚云间。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
小溪鸥鹭(lù)静联拳。去翩(piān)翩。点轻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莫忘使君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
极目远眺,马耳山跟九仙山巍峨雄壮、连绵起伏。脚下河流碧波荡漾仿佛与长天连成一线,高山耸立直入云间。站在长城高台眺望,顿觉心旷神怡,犹已超然物外。大雨忽至又很快停歇,清风拂来,不多时已是明月高照。
小溪中的鸥鹭安静的聚在一起。离去时身姿翩翩,仿似升起的缕缕轻烟。仕途多坎坷磨难,回首往事仿佛已隔千年。再难忘记这让人流连忘返的山水美景,杨柳依依,槐树葱郁,让人生怜。
参考资料:
1、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白马非马译注,作者邮箱:930331075@qq.com
马耳:山名,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南六十里。九仙山:在诸城市南九十里。超然:即超然台,旧称北台。
联拳:群聚的样子。小溪中的鸥鹭安静的聚在一起。他年:往年;以前。
这首《江城子》词中抒发了作者对密州的一片深情。词中景与情、虚与实交替着笔。上下片都是先写实景,再抒情,后写虚拟之景。
上片开头“前瞻”三句是实有之景;中间“城上”二句是由景所生之情,亦起点题作用;最后“莫使”三句是虚拟之景,借写超然台昼夜美景和登临之际的超然之感,以表达对密州的留恋之情。
下片为词作主体。换头“小溪”三句同样是实有之景,惟鸥鹭翩然而去又暗喻自己之离去;末尾“莫忘”三句同样是虚拟之景,惟虚拟之景中添入嘱托之语,希望故友不忘旧人;中间“人事”二句则是作者感慨的直接表白。寓居密州的时光,以至于既往半生的时光,尽于此二句中囊括之,尽于吟诵此二句时浮现之。同时又自然寓有今日登台,追忆往昔,今日亦将转瞬成为往昔之意,所谓“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岂不痛哉!”(王羲之《兰亭集序》)
清黄子云《野鸿诗的》说:“诗不外乎情事景物,情事景物要不离乎真实无伪。一日有一日之情,有一日之景,作诗者若能随境兴怀,因题著句,则固景无不真,情无不诚矣。”“景无不真,情无不诚”八字,似为此词而发。
僧壁题名半阙讹,重来叹息屡摩挲。
林蝉欲断暮复急,竹露如倾秋更多。
半俸渐偿赊酒券,故衫已换钓鱼蓑。
西窗一看枯棋罢,归去还忧烂斧柯。
浮天传自昔,万古一澄清。
月耿光犹烂,风号势欲倾。
滔滔原不竭,漠漠却无声。
便欲乘槎去,临风试濯缨。
云隈矮屋压筼筜,风雨时时撼草堂。长老相寻谈故事,武侯坐石已非羊。
四海提封汉旧疆,敷天赤子泣高光。期声大义吞吴魏,敢据初心老邓襄。
北伐数罢龙虎阵,登闻终缀鼎彝香。一身生死关宗社,遽死凭谁问彼苍。
滇池平,滇水清。滇南旷荡余空城,犬无夜吠鸡不鸣,将军奉诏初拔营。
几姓分旗遍行赏,同时帐下添厮养。何取边头户口繁,十年生聚滋奸党。
白头翁媪啼且僵,弃掷不得收戎行。翻身一仆委沟壑,骨肉满眼纷飘扬。
红颜如花扶上马,坡高惊堕珊瑚把。儿郎新嫁羽林军,山下人逢执鞭者。
近前一队飞尘起,中有伤心泪偷洒。朝家本意重开边,剧贼初平近十年。
尔等累累皆鬼妾,偷生敢复祈哀怜。即如滇城围,七月未能下。
戍卒垒频高,书生箸谁借。君不见禁旅一出西南通,煌煌中旨褒肤公。
参军夸谋士夸勇,逢时多少称英雄。绿旗只合就裁汰,那许尺寸贪天功。
从此归成垂白叟,卖刀买犊安农亩。犹及生儿际太平,家家相贺持羊酒。
西风吹梦上高寒,此日心情自鲜欢。樗里秋深荒藓合,碧山吟断夕阳残。
诗传白社人初集,节过黄花兴又阑。迟我新瘥恋衾枕,茱萸羞傍药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