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春欲暮,楼头花满林。一樽风雨夕,千古幽期心。
平旦忽惆怅,怆然惜离襟。踟蹰歌白雪,留赠比黄金。
十日不尽欢,临岐徒悲吟。举目望霄汉,浮云蔽重阴。
沧洲渺何许,春水洪涛深。此别非万里,无时间徽音。
以我子猷船,期君安道琴。毋为叹白发,岁晚重招寻。
猜你喜欢
萧然破帽伴枯藤,逢著青山不厌憎。
家似江淮归业户,身如湖岭罢参僧。
煨柴夜宿寒炉火,洗釜晨敲古涧冰。
果向此中能得趣,宦途捷径不须曾。
古来良吏独称难,宦拙那能走上官。改道方知齐晏子,求名应薄汉倪宽。
行过桂岭闻猿狖,别后邾城忆凤鸾。从此治平堪第一,徵书早拟下长安。
三经江上寺,此度扣仙灵。一水中分绿,两崖相对青。
乌栖山瘴暝,水落露华零。夜色犹堪恋,猿啼不忍听。
翩(piān)翩四公子,浊世称贤明。
龙虎方交争,七国并抗衡。
食客三千余,门下多豪英。
游说朝夕至,辩士自纵横。
孟尝东出关,济身由鸡鸣。
信陵西反魏,秦人不窥(kuī)兵。
赵胜南诅(zǔ)楚,乃与毛遂行。
黄歇北适秦,太子还入荆。
美哉游侠士,何以尚四卿。
我则异于是,好古师老、彭。
风度翩翩的战国四公子,在那个战乱的时代成就了自己的贤达之名。
那时龙争虎斗,战国七雄相互抗衡。
但他们之所以成就自己的万古美名,多是依靠他们招徕的门下食客。
孟尝君出函谷关,依靠门客学鸡叫,才得以顺利通过。
信陵君救赵国后,留居赵国,后秦攻打魏国,魏王召信陵君回来,秦兵不再敢伐魏。
秦兵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平原君到楚地求救,靠毛遂说服了楚王,楚国才出兵相救。
春申君曾经游说秦王,才使楚国太子得以还楚。
游侠之士真是贤明,但他们为什么反而要崇尚四公子呢?
我则与那些游侠士不同,我喜好古人,以老子、彭祖为师。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四公子:指战国时期的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和春申君。
七国:指战国七雄。
纵横:指无拘无束地施展自己的才能。
“孟尝”两句:指孟尝君出函谷关,依靠门客学鸡叫,才得以顺利通过。
“信陵”两句:指信陵君救赵国后,留居赵国,后秦攻打魏国,魏王召信陵君回来,秦兵不再敢伐魏。
赵胜:即平原君。诅:以福祸之言在神前相约定。
黄歇:指春申君。荆:楚国别名。
老、彭:老子、彭祖。
张华的诗风表现了由魏到晋的过渡。他的《游侠篇》模仿曹植的《名都篇》,诗中赞赏游侠之士和战国四公子的贤明。
焦肺枯肝,抽肠裂膈。
今年华鬓色,半在故人中。欲写无穷恨,先期一醉同。
绿丛犹覆雪,红萼已凋风。莫负归山契,君看陌上蓬。
丈夫志气颇英豪,流落兹山叹未遭。却羡翠桐门外树,小窗坐见出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