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春深煖未回,花时犹未见花开。宸游唐后浑嫌晚,怪得传教内使催。
猜你喜欢
帝城二三月,海棠一万株。
向来青女拉滕六,戏与一撼即日枯。
东皇夜遣司花女,手挼红蓝滴清露。
染成片片净练酥,乳点梢梢酣日树。
蓬莱仙人约老翁,寄牋招唤陆龟蒙。
为花一醉也不惜,就中一事最奇特。
海棠两岸绣惟裳,是间横著双胡床。
龟蒙踞床忽倒卧,乌纱自落非风堕。
落花满面雪霏霏,起来索笔手如飞。
卧来起来都是韵,是醉是醒君莫问。
好个海棠花下醉卧图,如今画手谁姓吴?
相从无十日,相别又经年。为问南来雁,群飞孰使然。
风流未识生前面,翰墨空遗死后名。凤尾拂云秋有影,龙头出水夜无声。
半生清节江南梦,万里灵槎海上行。应逐锦袍弄明月,倒骑赤鲤对吹笙。
浪动灌(guàn)婴井,寻阳江上风。
开帆入天镜,直向彭湖东。
落景转疏雨,睛云散远空。
名山发佳兴,清赏亦何穷?
石镜挂遥月,香炉(lú)灭彩虹。
相思俱对此,举目与君同。
寻阳江上大风吹动巨浪,灌婴井中亦水翻如涛。
扬帆启航驰在天一般大的如镜湖面,直向彭蠡湖东面而去。
落日景色中忽然下起疏落小雨,待天放晴云朵散向远空。
名山佳景引发人们佳美的情兴,清观幽赏怎能有所穷尽?
巨大的石镜之上又有明月高挂,香炉峰上彩虹明灭。
相思之时您我共对庐山美景,抬眼望去您我所见美景相同。
参考资料:
1、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508-509
2、山东省出版总社济南分社编.中学生一周一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03:258-259
灌婴井:传说井水很深,和长江相通,长江中有风浪,井水即动荡不止。
天镜:指鄱阳湖的湖面。形容湖水明净,涵映天空,犹如巨大的镜子。彭湖:即彭蠡湖。
景,同“影”。落景,即将坠落的夕阳。疏雨,稀疏的小雨。
名山:指庐山。清赏:清新,赏心悦目。
石镜:据《水经注》载,庐山东面悬崖上有一块大圆石,光滑如镜,可见人影。香炉:即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部。灭:消失。彩虹:香炉峰周围多瀑布,水气经日光照射而形成彩虹。
君:指黄判官。
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
“”借用铺叙的方法,描写鄱阳湖的水翻如涛、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诗中描写了鄱阳湖和庐山的雄奇壮丽景象,境界开阔,想象丰富。
“”以形象的比喻写开船进入明亮如镜、水天一色的鄱阳湖的情景,尤为生动。所以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过小孤山大孤山》中说:“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此诗篇末在畅叙游兴之中流露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言简而意深。
“”描绘出一幅夕阳坠落、稀疏雨洒、睛云飘散的美景。
“”借用远月悬空、彩虹消失的景象,暗寓诗人佳兴勃发,清赏无穷,夜幕不知不觉般如期降临。
“”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思忆远方的友人,想像力超凡脱俗,宛如友人也正举目思忆诗人,在语段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照应了题目,有升华主题深化主旨的作用。
全诗十二句,可分三段。第一段是前四句,写自己在风浪中开帆入湖,气势豪迈。第二段为中间六句,写湖上风光。本来落霞照湖面,水天共影,十分好看;忽而又下起了雨,不久又云散虹出,罩在庐山顶上,景象更为壮观。诗人佳兴勃发,清赏无穷,不觉月上中天,彩虹早已消失了。诗人情随景迁,写得错落有致。最后两句是第三段,清赏之余,不禁想起好友。如此良宵,友人也正举目思念诗人。正是如此,照应了题目,又留下了余味。
闻君得折剑,一片雄心起。讵意铁蛟龙,潜在延津水。
风云会一合,呼吸期万里。雷震山岳碎,电斩鲸鲵死。
莫但宝剑头,剑头非此比。
西山蕴灵异,九曲面崚嶒。泉石漱鸣玉,松萝挂古藤。
势雄掀宇宙,地大压丘陵。日永清阴覆,朝来爽气澄。
幽寻嘉赏致,结客避歊蒸。散发喧畦畛,支颐倦蹑登。
武陵百虑释,丹列远思凝。度樾追遐景,煎茶忆若冰。
土芝青削玉,琬液绿如渑。霜气连苍昊,冰威铄钝蝇。
心酣醒复醉,意适寝还兴。蜗角徒争触,蜂腰谩逞能。
缨尘心自濯,松韵响无明。自廓倚天剑,愁无繫日绳。
舒怀高达士,得趣鄙山僧。云态几相挽,禽音似许应。
岚姿浑欲滴,秋色渐相矜。籧笛凉余思,衾裯乐未曾。
虚闲消毒螫,放旷屏牵仍。高兴无时尽,何辞兴再乘。
一衣一钵是禅装,何事留君云锦裳。城郭山林浑不异,空馀神木不为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