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五月炎光薄,旭日曈昽射金阁。无风无雨好端阳,鼓声鼕鼕动城郭。
诸王阅武出东华,打毬又是常年约。宫扇齐分五色云,天人坐拥青丝幕。
虎士严屯十卫兵,毬场千步平如削。綵门远处放毬来,万夫马上俱欣跃。
半轮缺月地中生,一点流星天际落。众皆努力向前趋,苦心独取仍难掠。
武昌将军称绝奇,胆气从容有经略。等閒一击过毬门,四面腾声总惊愕。
中官传旨催赐金,一派铙歌半空作。百万人中夺綵回,人生独有从军乐。
从军乐,乐何如,贤王岂事为欢娱。太平武脩不可无,乃知将军美丈夫。
雄才勇略应时须,他年选将防边隅。论功直与卫霍俱,画象麒麟徵此图。
猜你喜欢
槐(huái)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玉人邀(yāo)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
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浓绿的槐叶低向明窗室中有些发暗,艳红的石榴花盛开光彩耀眼明。美人邀我稍作停留不必远行。无奈行期已到烟雨迷漾中画船扬帆轻轻。
只见她柳眉伴着离歌紧皱,梨花面容有泪流倾。离别的情景确实不像初见时的欢乐之情。今夜月光明照的江上我在船中酒醉刚刚清醒。
参考资料:
1、郑竹青、周双利.《中华诗词经典》第四卷:学习出版社,2011年01月:第2475页
玉人:美人,指歌女。少,稍。
柳叶:指美女之眉,眉似柳叶,故称。梨花:指美女面似梨花之娇美。
该词写离别。上片写行客即将乘舟出发,正与伊人依依话别。作者先从写景人手,这时正当初夏,窗前槐树绿叶繁茂,所以室内显得昏暗,而室外榴花竞放,红艳似火,耀人双眼,这与室内气氛恰好形成强烈对比,两人此刻的心情没有明说,却以室内黯淡的气氛来曲折地反映。
离别在即,难舍难分,“玉人邀我少留行”,不仅是伊人在挽留,行客自己也是迟迟不愿离开。“无奈”两字一转,写出事与愿违,出发时间已到,不能迟留。接着绘出江上烟雨凄迷,轻舟挂帆待发,两人无限凄楚的别情就在这诗情画意的描述中宛转流露。
该词系双调,下片格式与上片相同。“柳叶”两句,承上片“无奈”而来,由于舟行在即,不能少留,而两人情意缠绵,难舍难分,真是“悲莫悲兮生别离”。“柳叶”两句,写临行饯别时伊人蹙眉而歌,泪如雨倾。这里运用比喻,以柳叶喻双眉,梨花喻脸庞。“别时”句又一转,由眼前凄凄惨惨的离别场面回想到当初相见时的欢乐情景,但往事不堪回首,只能使临行时的心情更加沉重。
末句略同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词人悬想半夜酒醒,唯见月色皓洁,江水悠悠,无限离恨,尽在不言之中,如此写法颇具蕴藉含蓄之致。
真人何人结幽栖,累世奎光焕紫泥。
日月高奔黄道近,衡庐傍出玉绳低。
雪滩钓叟人不识,持竿日坐滩头石。渭水遭逢事有无,英雄老作江湖客。
问尔垂纶定几年,笑而不答须飘然。知君原乏求鱼志,击楫还吟《秋水篇》。
垂虹桥门七十二,君家恰在桥边住。茅屋斜开白板扉,钓船横系枯杨树。
日落沙头增暮寒,江天风雪正漫漫。朝来冻合无鱼钓,好脱蓑衣当酒钱。
官柳参差,春城迥、驿楼高出。阑干外、遥山数点,断云千尺。
斜日半江鸣去橹,落梅满地悲长笛。念有谁、抚景独伤神,天涯客。
江南使,无消息。桃叶渡,迷踪迹。渺孤舟何处,水云遥隔。
雁后坐看行计晚,花前不奈离愁积。问几时、天意借周郎,东风力。
四人把手过龙溪,一路梅花了不迷。沧海月明三岛近,白龙天迥众山低。
客携卷子抄诗草,儿上松枝挂酒提。尽日醉眠崖石上,莓苔茵厚不沾泥。
一节西来已骇传,不堪归去便湘川。
舟行彭蠡轻文种,酒到当阳醉乐天。
台谏久无公议论,朝廷新有骤除迁。
臣心毕竟终忧国,不敢瞻乌涕泫然。
家在钱塘江上春,京华投老独漂零。玉泉山外雪犹白,金水河边柳又青。
帽底流尘春冉冉,花间行李发星星。分明记得经游处,一路吟诗写驿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