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宫里叶高士,方外同游独老成。秘诀隐文参古学,清辞丽句负时名。
餐霞直上阳崖远,采药归来夜月明。久别邻庵余复古,西风鹤背许相迎。
猜你喜欢
午漏声初转,归鞍路偶同。
天清黄道日,街阔绿槐风。
万国舟车会,中天象魏雄。
戢戈清四海,论道属三公。
自愧陪群彦,从来但朴忠。
时平容窃禄,岁晚叹衰翁。
买地淮山北,垂竿颍水东。
稻粱虽可恋,吾志在冥鸿。
干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深香。步月移阴,梳云约翠,人在回廊。
醺醺宿酒残妆。待付与、温柔醉乡。却扇藏娇,牵衣索笑,今夜差凉。
词的开篇“干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秋香”描绘了“七夕”夜景:那为睽隔天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搭桥的喜鹊已经悄无声息,萤火虫在秋夜中飞来飞去,庭院中秋花香气阵阵飘来。喜鹊性喜燥恶湿,故曰“干鹊”。据《荆梦岁时纪》载云:“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结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哀其独处,许配河西牛郎。嫁后遂废织紝。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此后每逢七夕,便有喜鹊为他们的相会而于天河搭桥。词中“收声”二字表明桥已搭成,此刻双星正沉浸在久别重逢的甜蜜之中。萤火虫素喜湿,故曰“湿萤。”流萤飞舞,点示时分已在夜晚,秋香四溢,为后文喜庆气氛作一渲染。紧接着以下四句写乞巧新妇。“步月移阴”是说月行而花影移,此句由“月移花影动”翻套而来。表明时光的流逝。“梳云约翠”是“人在回廊”中新妇的严妆。这位高梳云髻、横插翠簪的新妇正在曲曲折折的长廊之上举目凝望天河双星。
新妇伫立回廊,此刻新郎如何呢?上片在结束对新妇的描述之后,落笔则写新郎的情态举动。
过片“醺醺宿酒残妆”写新郎正带着昨晚喜宴上的醉意,脱去外衣,等待着新妇乞巧归来,共度良宵,进入那令人心醉的温柔之乡。“待付与”三字表现了新郎等待心情的焦急。大约这对新人花烛大喜之日正在七夕,新妇过门经过繁礼缛节之后,还得去乞巧,完毕后方始归入洞房。因此惹得新郎不禁情切切,意绵绵。待得新妇刚入洞房,即便为她除去古婚礼中用以遮面的扇子,然后则扯衣调笑,一时闺阁之中有甚画眉者也。却扇,古时婚礼中行礼时,新妇以扇遮面,交拜后去扇,谓之“却扇”。藏娇,用汉武帝“金屋藏娇”故事表示新郎对新妇的真挚之爱。牵衣索笑,把洞房中这对新人相互宽衣解带、嬉戏打闹的和谐气氛渲染到极点。煞尾句“今夜差凉”以景作结,是说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凉爽之夜!是的,天上有离别一年终得相聚的双星赴会;人间有相思数载终成眷属的美满姻缘,这个夜晚实在是妙不可言的。
全词格调疏朗隽逸,情韵自然流丽。同时,词人巧撷神话悲剧故事中喜剧式的理想结局为发端,对现实生活中的喜剧作了衬托,使全词显得气氛热烈欢快,情趣无限。手法不可不谓新颖别致。词人刘镇为南宋宁宗时代人,文名远播,世称随如先生,著《随如百咏》,其词甚工,谭正璧《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评其词以“新丽见称”。观这首“七夕”词,谭先生之评实不虚誉。
辋川奇处固难评,眼里瞳人要自明。落落信为霜后操,萧萧那虑世间声。
忘言我已输三士,妙曲渠宁羡九成。此去黄尘沙漠底,时时开匣睹余清。
孤石巉岩出紫烟,云根遗墨尚依然。
文章岂在龟畴下,形质还存鸟迹前。
汲冢秋风思汗简,鲁堂春雨掞韦编。
郎君归去和鸣后,织作机中锦字传。
邻父谦为白发兄。床头冷炙泪如酲。人间鳏独有真情。
残月催行悬马首,危城绕梦落鸡声。天涯异路亦归程。
楼峻城千堞,堤长竹万竿。
草芽生戢戢,花蕊落漫漫。
走笔狂吟放,扶筇醉步跚。
屡回宜舞袖,甘著堕游冠。
野来来窥坐,沙禽不避观。
两行桃艳暖,一道柳阴寒。
纵棹非寻戴,掀车免次栾。
官曹嗟倥偬,农事闵艰难。
急景三春好,浮生几日欢。
康强直行乐,此兴不应兰。
群胡击球世未见,人马盘盘若风旋。
场中一点走如飞,三人跃马争先驰。
两人翻身惊且叹,前视后视回回转。
平沙蹙踏黄入天,肯使苍鹰飞向前。
身忘激射但狂走,未知球落谁人手。
君不见秦失其鹿人共逐,刘项雌雄几翻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