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亭客散夕阳低,江树依依送马蹄。但使云缄无断续,不妨尘迹各东西。
春山雨过蛮溪涨,晓岸花开越鸟啼。我有一言君记取,归装南物不须携。
猜你喜欢
尚缺佳已许,既圆明若何。
一年增我老,千进念渠多。
柳乱谁屡舞,虫喧空作歌。
要为终夕看,四体奈烦痾。
春阴漠(mò)漠。海棠花底东风恶。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
绿尊细细供春酌(zhuó)。酒醒无奈愁如昨。殷勤待与东风约。莫苦吹花,何似吹愁却。
漠漠:弥漫的样子。唐韩愈诗:“漠漠轻阴晚自开。”
绿尊:酒尊。
“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漠漠”,是寂静无声之意;“恶”,在这里是“猛烈”之意,是由“狠、厉害”的意思引申而来,此义至今在某些地区的方言中还保留着(如鲁西南和豫东)。首二句说,春天的时光万籁俱寂,但从海棠花穿过的东风却吹得强劲猛烈。标题中说“赏海棠作”,却不写海棠花的艳丽,而突出了“东风恶”。写春风、春光一般是喜悦、温暖、吹拂、和煦,纵使风大天寒,也不过用“料峭”之类的词来形容。词人别出心裁,一方面是“写实”,另一方面,也只有这样写,才与下文协调。
“人情不似春情薄”一句,紧承“东风恶”,意思是说,人对花是有情的,春天、春风对花是薄情的,因此“东风”对花猛吹乃至摧残。正因为人有情春薄情,所以“人”或者就是作者自己,才“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上片不写海棠花如何美丽娇艳,侧重写人对花的态度,对海棠的爱怜和保护,反衬海棠花的艳丽,是脱俗之笔。
过片之后,写以酒浇愁,虽然忧愁无法排解,但酒醉酒醒不忘海棠花,进一步说明了它在词人心目中的地位,使全词主旨更为鲜明。
“绿尊细细供春酌,酒醒无奈愁如昨。”词人没有说是因为什么发愁,酒只能暂时麻醉神经,却不能从根本上排解忧愁,酒醒后“愁如昨”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古来写“酒”与“愁”的诗词很多,如柳永有“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饮还无味”(《凤栖梧》),又有“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诉衷情近》)。意境与该词相近,这说明管鉴在某些方面受过他以前的一些词人的影响。
但“殷勤”以下三句,则属作者创新。“殷勤待与东风约”一句,与上片“海棠”句相呼应,他要与那吹得迅猛异常的“东风”“约定”,“规劝”它:“莫苦吹花,何以吹愁却?”前句说,你不要苦苦地去吹那海棠花了;后句说,你用什么办法把我的“愁”吹跑呢?这里的写法颇为微妙,一是把“东风”人格化了,一是把作者的感情完全融合在客观事物中。把内心活动包含于客观景物之中,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历来有之,所谓“神与诗者妙合无垠”(《夕堂永日绪论》),自然和谐而恰到好处,这首词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舞女荔支熟虽晚,临江照影自恼公。
天与蹙罗装宝髻,更挼猩血染殷红。
尘融法界,念尽毗卢。咫尺跨于大千,刹那超于三世。
过去诸如来秤锤落井,现在诸菩萨塞壑填沟。未来修学人,如麻似粟。
回头拾得新罗箭,自是诸人不丈夫。
卫河波涛漏,温滩堤岸开。汹訇一夜响,簸荡六鳌回。
跬步初分派,阴堤久益推。谁能辨牛马,浑欲认风雷。
云阵排郊坰,轻车遍草莱。但闻歌瓠子,不复聚芦灰。
赤鲤游还乐,轻鸥下不猜。淼茫遥接海,浸灌远穷隈。
禾稼随流尽,奔腾逐日来。河泥膏畎亩,堤柳抉根荄。
界宇怜无际,襟怀望欲恢。浪花吹岸阔,莲叶贴天回。
骇水疑汤沸,惊涛漫雪堆。荒波摇地轴,野水漾星台。
耒耜偏能喜,流离转可哀。谽呀开日抱,争划怖山颓。
羊角悬河陇,龙鳞散野魁。村墟迷町疃,舸舰避喧豗。
水击千群鹭,波奔万骑騋。尺寻喧旦暮,城市转惊猜。
北望无平陆,遥瞻绝远垓。转轮妨滥污,星火代条枚。
普淖骈肥壤,官司惧祸胎。人功劳版干,竹落损萦回。
荷锸招群役,悬旌更屡催。三秋寒浪减,一日坏坡培。
莫虑飞鸿燕,当途有俊才。
门外青山翠作堆,好怀能为故人开。浮杯不渡清淮水,却过西轩看竹来。
雨后新晴日转西,桑间犹有拙鸠啼。
十分愁意无人管,红蓼黄芦水满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