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鬣风鬃汗血过,也曾千里渡流沙。丝缰不受黄门控,閒向东风滚落花。
猜你喜欢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lái)不似蓬莱远。
与姐妹们分手时,惜别的泪水打湿了衣衫,洇湿了双腮,送别的《阳关曲》唱了一遍又一遍,纵有千言万语,也难尽别情。而今身在异乡,望莱州山长水远。寄宿馆所,秋雨潇潇,不禁感到无限凄清。
被离情别绪搅得心乱如麻,竟不知在饯行时姐妹们送别酒是如何喝下去的,那杯中酒是深是浅,都全不知道了。最后嘱咐姐妹,你们要将音讯让过往的大雁捎来,以慰我心,东莱毕竟不像蓬莱那样遥远。
参考资料:
1、陈祖美.李清照作品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92:85-88.
2、刘瑜.李清照全词.山东:山东友谊出版社,1998:314.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印斋本自注云:“别作‘泪搵征衣脂粉暖’。”满:同“漫”。萧萧:一作“潇潇”。孤馆:孤独寂寞的旅馆。
(长山一作长水)
词作当写于宣和三年(1121)秋天,时赵明诚为莱州守,李清照从青州赴莱州途中宿昌乐县驿馆时寄给其家乡姊妹的。它通过词人自青州赴莱州途中的感受,表达她希望姐妹寄书东莱、互相联系的深厚感情。
眼泪湿了衣服,脸上胭脂妆容化开。词开头作者便直接表露出了难分难舍的情感。四叠阳关唱了几千遍但是还不足以形容自己内心对妹妹的万种离情。“千千遍”则以夸张手法,极力渲染离别场面之难堪。“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妹妹此行路途遥远,而自己已经到了“山断”之处,离妹妹更加遥远了,加上又有潇潇微雨,自己又是独处孤馆,更是愁上加愁。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自己在临别之际,由于极度伤感,心绪不宁,以致在饯别宴席上喝了多少杯酒,酒杯的深浅也没有印象。词人以这一细节,真切形象地展现了当时难别的心境。“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词人告慰姊妹们,东莱并不象蓬莱那么遥远,只要鱼雁频传,音讯常通,姊妹们还是如同在一起。至此,已不仅仅表现的是离情别绪,更表现了词人深挚感人的骨肉手足之情。
李清照是婉约派代表人物,通过这一诗词,看出李清照词细腻生动,而又不乏姿放的特点。
此是边城第一日,卢胡大笑即神仙。半收閒论归灯录,全采寒冰当绮筵。
善谑支公偏堕落,能飞丁令忽飘翩。茆齐西去无多路,明晓同过话冷毡。
策蹇辞京国,人还认旧骢。圣朝无市虎,吾道有冥鸿。
放谪恩原重,浮沈术始工。家山未相远,好待桂花丛。
准用于丁殒后,瓘亡在京死前。惜是苍生无福,北山不待隆乾。
今日闰月九,重新做重阳。
东篱賸有花,金黄熨晚香。
大江东下处,其地为柴桑。
靖节馀真祠,祠下荆棘荒。
想像义熙年,此老醉花傍。
寄情付傲睨,有句哀三良。
我思前月九,菊蕾初含芳。
萸气却绽烈,登高苦雨妨。
闰延花盛开,东曦荡晴光。
绕径行已匝,倦去憩竹床。
远梦入无何,随云还故乡。
故乡馀故园,境净浩莫量。
仰睇南峰松,俯引北海觞。
小亭俯溪南,溪声流宫商。
两年身不到,此时梦欲狂。
梦归转无益,梦觉生悲伤。
浮生能几度,客久空回肠。
醒来日已午,寻醉歌沧浪。
江鲜可斫鱠,笑引杯行长。
夕晖不相知,眩眼投西冈。
欢情亦云暂,旅困空相望。
月出照瘐楼,思归转徬徨。
佛印老秃翁,片言拄苏子。禅床咫尺间,忽掷千万里。
不解弦中调,如风过牛耳。却望妙高台,嵯峨插天起。
俊雕摩空没,波平四如砥。意气稍得舒,归来对隐几。
卷我广长舌,避汝坚利齿。初若锥遇锤,契则针投水。
欲识苏子谁,长爪梵志是。不向无智生,宁向有智死。
一径落花春昼静,四邻嘉树绿阴繁。儿曹忘却怀乡意,浪说春风似故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