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烙烟生醢鄂侯,人心天命已归周。如何未入非熊兆,尚向磻溪下直钩。
猜你喜欢
九功播祧墠。
七德陈武悬。
展事昌国图。
息兵由重战。
皇情咨阅典。
出车迨辰选。
饰徒映寒隰。
翻绥临广甸。
飒杳佩吴戈。
参差腰夏箭。
风斾舒复卷。
云霞清似转。
轻舞信徘徊。
前歌且遥衍。
秋原嘶代马。
朱光浮楚练。
虹壑写飞文。
岩阿藻余绚。
发震岳灵从。
扬旌水华变。
凭高训武则。
中天起遐着。
凤盖卷洪河。
珠旗扫长汧。
方待翠华举。
远适瑶池宴。
寂寂画堂梁上燕,高卷翠(cuì)帘横数扇。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
愁倚锦屏(píng)低雪面,泪滴绣罗金缕(lǚ)线。好天凉月尽伤心,为是玉郎长不见。
翠帘:窗帘。
雪面:粉面,意为面目白皙。凉月:疑为“良夜”之讹。尽:犹“竞”。为是:因是。
这首《玉楼春》抒写闺怨,所创设的意境是:暮春时节,梁燕双飞,落红满地。女主人公愁倚锦屏,感到“春色恼人”,好天良夜而玉郎不见,不禁泪滴绣衫。全词意境优美,婉丽多姿。
上片写卷帘所见,怨情油然而生。首句用梁间燕语,表现“画堂”“寂寂”,以动写静,人物情感也寓于其中;“高卷”句在结构上是过渡;后两句是触景伤情:帘外“一庭春色”,本人公感到并不为己所有,故有“恼人”之感;而“满地落花”则又使她想到青春难再!
下片首二句用“愁倚”、“泪滴”写她触景伤精时的容态;结尾二句,点出原由。对月怀人,深为“四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难全而伤心。
在艺术上,此词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意象的装饰性特征。词中的“画堂”、“落花”、“锦屏”等都是较为典型的装饰性意象,在颜色、形状等方面都是有着鲜明的图案性质的。这些具有图案性质的意象构织出整体的图案。这些意象,并非是词人的兴会所得,而是具有审美抽象性质的意象构织而成的,也就是说,它们没有个体化的、殊相的特征,都是一种具有抽象意义的意象。它们缺少随机感兴的鲜活感,但却具有一些可以相互诠释的意味。文学语言的图案化,在晚唐五代词中是最为典型的。因此可以说,此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晚唐五代词的共同特征。
不见希夷子,前身拟是君。乾坤閒独梦,簪冕懒人群。
种药开青垄,寻芝破白云。醉来卧春市,遗剑在尘纷。
翠枥高萝结昼阴,骄阳无地迫吾身。石崖细听红泉落,林果初尝碧奈新。
挥麈已欣从惠远,谈经终恨少遗民。何时暂著登山屐,来岸乌纱漉酒巾。
孤客秋易伤,嘶蝉静仍续。佳晨亦已屡,欢会常不足。
禅地非路岐,我心岂羁束。情生远别时,坐恨清景促。
望中千里隔,暮归西山曲。萧条月中道,彩蒨原上绿。
不见同心人,幽怀增踯躅。
轻阴淡敛。正月吐鸾环,帘摇银蒜。戛碎波纹浪花,片影儿清。
魂丝欲被东风散。几凝盼、草烟碧染。露华寒浅,芳心暗警,玉壶传点。
绣鞋怯、花间碧藓。蓦地自回头,曲屏人见。裙线蔷薇,刺罥胆虚娇喘。
回廊仄径须臾现,倚阑干才整钗钿。窗前鹦鹉,枝头杜宇,一声唤转。
汉江流入苍烟,戍楼吊古临无地。清霜初肃,鹰扬隼击,青霄凌厉。新雁声中,夕阳影里,千崖秋气。念东篱采菊,龙山落帽,风流在、尚堪继。
引满松醪径醉。诵坡仙、临漳宵济。茱萸细看,明年谁健,空悲身世。儿辈何知,更休说似,登山临水。那纷纷毁誉,耳边风过,我何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