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道日南行,番禺分纬象。腾达菊坡门,风徽宏器奖。
既植外除声,亦触金华赏。委身小朝廷,乾坤就卤莽。
谕贼障乡邦,疏奸明直谠。御榻引裾年,气与霜旻上。
清切九阍灵,南人信无党。贾董实纵横,真魏虚来往。
太乙西湖观,谁与论群枉。举手响阳堂,端为文溪榜。
海珠石一拳,潮澜奔泱漭。官津有送迎,城堞横舟桨。
节蒲与瓣香,亦可羞巍像。荒陬子姓繁,茅邑詹时飨。
俎豆固未夷,声施亦未广。每自感遗编,端居邑敞惘。
宁知礼佛幢,不见读书幌。同陟科名间,丰采乃千丈。
百里出孤峰,海天云日朗。以贻同游客,殷勤致所仰。
猜你喜欢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jù)能还。
国亡身殒(yǔn)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
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竞渡:赛龙舟。讵:岂,表示反问。
殒:死亡。离骚:战国时楚人屈原的作品。
北宋诗人张耒这首《和端午》诗凄清悲切、情意深沉。此诗从端午竞渡写起,看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因为龙舟竞渡是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忠魂一去讵能还”又是无限的悲哀与无奈。无怪乎北宋进士余靖作诗说:“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但此句,却又分明有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壮,它使得全诗的意境直转而上、宏阔高远。于是三四两句便水到渠成、一挥而就。虽然“国亡身殒”,灰飞烟灭,但那光照后人的爱国精神和彪炳千古的《离骚》绝唱却永远不会消亡。
东风无处不阳春,小草皆承雨露新。底事独含憔悴色,多应不乐近嚣尘。
物我悠悠付两忘,莫春天气体平康。奇花杂映阶篱烂,佳木频分户牖香。
童冠芳盟六七辈,圣贤名教两三行。呼儿杖策嬉游罢,又复高眠向北窗。
闻说庭花发暮春,长安才子看须频。
花开花落无人见,借问何人是主人。
南北军书走羽毛,城头喜见赤云高。
颇闻关陇尽归马,不独瓯闽行卖刀。
壕吏捉人那复有,田翁泥饮不辞遭。
会看四海收鼙鼓,郡邑官闲得坐曹。
卅六鸳鸯梦作成。水风吹过又斜曛。笑指一湖春水碧,映罗裙。
替数华年排雁柱,学梳轻鬓薄蝉云。新识春愁浑却似,月三分。
记得曲江边,长安逸辔联。浮沈忽廿载,斑白共衰年。
秦晋官相近,荆吴思久悬。莫嫌云树隔,书问塞鸿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