斸得古云根,苍苍藓痕布。丛倚状峰岚,霏微起烟素。
参差衡霍列,巉崒虬龙聚。挥扇动林风,飞香暗岩户。
谁言盈尺内,自有青霄路。相君机务閒,玩此怀真趣。
兴似东山归,境对曹溪悟。美矣仁智心,良哉圣明辅。
猜你喜欢
京邑叹离群,江楼喜遇君。开筵当九日,泛菊外浮云。
朗咏山川霁,酣歌物色新。君看酒中意,未肯丧斯文。
晓出静宁郭,山川郁苍苍。初日韬玄霞,凄风下崇冈。
铅花肃寒色,岚气昏朝光。山木涵烟古,云泉嗽石凉。
我车亦何之,高谊图忠良。日短不遑食,暮夜成仓皇。
空谷越营魂,冷候嗟薄裳。遥途力应踬,修坂马玄黄。
鸿雁声嗷嗷,望之思渺茫。飘飖迥不见,横涕知几行。
杰阁初开彩翠重,双溪新水跃鱼龙。牂牁远至三千里,云谷高连七十峰。
尽敛烟霞归牖户,更罗星宿入心胸。知君本自饶堂构,且绘麒麟第一重。
数枝斜出竹篱边,不染尘埃似散仙。历尽风霜无限苦,春来独占百花先。
羊家裙上墨如新,兄弟才名自昔均。二鸟出为南国瑞,一枝回羡曲江春。
战场有作还推子,当局多迷莫笑人。笠泽湖边平望里,且将书卷伴丝纶。
万顷蓬壶,梦中昨夜扁(piān)舟去。萦(yíng)回岛屿(yǔ),中有舟行路。
波上楼台,波底层层俯。何人住?断崖如锯(jù),不见停桡处。
万里飘渺的蓬莱,在梦里我坐一叶扁舟而去。在那仙山岛屿中盘桓找寻神仙。其中必有到达仙山的道路。
海面上倒映着神山仙阁,随波而显得层层叠叠的。那陡峭的海岸像大锯剖开一样,连系舟的地方都没有。
参考资料:
1、叶嘉莹.王国维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6:46-49
点绛唇:词牌名,此调因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而取名。蓬壶:即蓬莱。萦回:盘旋往复。
层层俯:楼台之水中倒影。断崖:陡峭的山崖。停桡【ráo】处:可以停船登岸之处。
王国维的这首《点绛唇》词借梦中寻仙,来表达内心的彷徨与焦虑。
王国维这首词,就是以纪梦的方式写对蓬莱神山的追求。“万顷蓬壶,梦中昨夜扁舟去”虽然只是简单的叙述,但字里行间已有一种比较强烈的感发。“蓬壶”已经是无数前人历尽千辛万苦也难以长到的仙岛,“万顷”又是一个茫茫无边的广大区域;而“梦中昨夜”是多么短暂仓促,“扁舟”又是多么渺小轻微。这是远大、艰难,与仓促、简陋之间的对比,就突出了人的意志之坚强与实力之薄弱。“索回岛屿。中有舟行路”是已经进入神山海域,在群岛之间穿行,目标近在咫尺。这两句,让人感受到一种经过千难万险之后终于接近目的地的兴奋和对继续有新发现的渴望。
“波上楼台,波底层层俯”就是新的发现,这是写神山仙阁及其水中的倒影。这首词写层层楼倒立于水中,又多了一种光怪迷离的感受。这种感受,与梦的环境是相合的。“断崖如锯,不见停桡处”就像用一把天工开物的大锯把高山纵向锯开的剖面,那么陡峭那么光滑,不要说向上攀登,就是一个可以系缆停船的地方都找不到。所谓“天道幽远难求”,从希望到失望,从坚持到困惑,虽说只是一个梦,但它写出了一个追求者在追求探索的道路中真实的心理历程。
这首小词就以纪梦和游仙的方式表现了这种可望而不可及,内心的痛苦与焦虑。
素愧河洲德,宁忘卷耳规。
中闱知奉顺,外戚敢营私。
辞辇翻成妒,能歌复见知。
自惭乖妩媚,不及舞腰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