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翠湿衣欲暮。烟际乱山无数。露滴宿鸥惊,飞过沙洲自语。
欲摘白蘋寄与。几点鸣蓑丝雨。双桨趁潮平,载取江云归去。
猜你喜欢
日过鳌山三丈红,陈编相对鬓如蓬。
朱门请谒无诗了,且访东邻慢施翁。
燕人美兮赵女佳,其室则迩(ěr)兮限层崖。
云为车兮风为马,玉在山兮兰在野。
云无期兮风有止,思多端兮谁能理?
燕女美貌啊赵女佳好,居所近在咫尺啊,倩影远隔层崖,怎能见到她!
我欲乘云车风马,前往求访,她如兰似玉,僻处山野;
云有时不遇,风有时停止,我思慕多端,无以慰解,谁能为我理清这相思的烦恼?
参考资料:
1、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347-348
燕、赵:为二国名。战国时燕国都在今北京市大兴县,赵国都在今河北省邯郸县。古诗曰“燕赵多佳人”。这里“燕人”、“赵女”也可能是用来比贤才之士,贤才居处山野,过风云际会就出而用世。迩:近。限:隔着。层崖:层层山崖。
玉、兰:用美玉和兰花比喻美人。
无期:指没有约定日期。多端:多头绪,多方面。
这首诗《玉台新咏》卷九题为《燕人美篇》,又作《燕人美兮歌》。这是一首表现思慕情感的诗。全诗仅六句。首二句着重写所思女子的美和诗人与她之间的阻隔,后四句写诗人的追求以及求之不遇的怅惘心绪。
诗歌一开头就热情赞美燕姬赵女的佳妙,表达一腔思慕之情。诗人不畏层峦叠嶂的阻隔,幻想以云为车,以风为马,驱风驾云去追求美的偶象。然而她们如兰似玉幽居山野深谷,难以寻觅,更何况风云飘忽无定,难以依靠。诗人的满腔情愫谁能理解呢?此诗篇幅不长,却将诗人的思慕之情写的宛曲有致,一波三折。
此诗写思慕情感,主要是通过对一种可望而不可即、求之而不可得的境界的描写来实现的。这类境界常见于古诗,如《诗经》中的《国风·秦风·蒹葭》和《国风·周南·汉广》两篇。陈启源《毛诗稽古篇》云:“夫说之必求之,然惟可见而不可求,则慕悦益至”,此诗的创作,显然曾受到这样的构思的影响。诗人并未正面直接地表白内心感情,描绘也不事藻饰,然而无限情思,尽在其中。诗歌采用的是楚歌体形式,每句嵌用“兮”字,自然形成一种略有参差,而大体整齐、和谐的节奏。同时它又是押韵的,“佳”“崖”为平声韵,“马”“野”“止”“理”为仄声韵。诗人似乎注意到了声韵与整首诗情调和意境的配合,这里,平声韵舒畅昂扬,仄声韵略显短促低沉,形成一种委婉、悠扬而又沉郁的旋律,不仅与赞美、思慕佳人而最终追求不到,无以慰藉情怀的内容相吻合,而且与主人公内心的情感律动相合拍。整首诗在谋篇布局、意象组合、用韵转意、节奏旋律上,都达到了和谐统一。
松筱虽苦节,冰霜惨其间。欣然发佳色,如喜东风还。
幽抱想前躅,冥鸿度南山。春台一以眺,达士亦解颜。
偃息非老圃,沉吟閟玄关。驰晖忽复失,壮气不得闲。
君子当济物,丹梯谁共攀。心期自有约,去扫苍苔斑。
仙驭曾留桂树丛,冠裳肃穆俨升中。地盘五岭朝衡岳,城阙双流绕閟宫。
蘋藻馨香犹楚俗,山川淳朴有虞风。严趋正忆群龙会,王气燕台倍郁葱。
山家大有归来事。草堂前、满眼横天秋思。台上采茱回,又见薄裘初试。
晋代残花开未了,惯占却、许多情致。须记。爱几尺虾须,酒边香细。
今夜短烛西窗,纵良朋见访,石床难寐。锄菜此衰翁,倚画栏十二。
似锦年光消减尽,更叫月、蛩吟盈耳。谁寄。怨飘叶空江,霜华千里。
自箫韶九成来后,岐山犹是隆古。嬴颠刘蹶相枕藉,几度狸号鳅舞。
堪笑处。又蕞尔钟山,一霎神光吐。鹤汀凫渚。问吴德何徵,紫霄轻下,天意竟谁许。
江山好,老子狂今箕踞。千年考信无据。多情只有秦淮月,还照故宫焦土。
昏复曙。漫寒暑悠悠,老尽梧桐树。从今记取。看阿阁成巢,朝阳应瑞,椽笔为君赋。
孤魂虽有识。良接难为符。
操心玄芒内。注血治鬼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