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十八里,到处有蒹葭。客有此中住,求之路转赊。
适逢三亩宅,疏竹夹梅花。不向樵夫问,门前绾钓艖。
猜你喜欢
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
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
这首诗评论了初唐诗人沈佺期、宋之问、陈子昂。初唐诗坛基本是南朝形式主义文学的延续,宫体诗充斥诗坛,文风绮靡纤弱。沈佺期、宋之问总结了六朝以来声律方面的创作经验,确立了律诗的形式,驰名一时,对唐代近体诗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元好问肯定了他们的贡献和影响(“横驰翰墨场”),但也批评了他们在诗歌创作上仍然没有摆脱齐梁诗风。
元好问认为,开唐诗一代新风的诗人是陈子昂。陈子昂复归风雅兴寄,高倡汉魏风骨,上接建安传统,以其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终于廓清了初唐半个时纪齐梁余风的影响,迎来了以“风骨”、“气象”著称的盛唐诗歌创作高潮。他的“兴寄”、“风骨”理论成为后人反对形式主义柔靡诗风的理论武器。因此,元好问充分肯定了陈子昂的历史功绩,并将其革新文风与范蠡的平吴事业相提并论,认为也应为陈子昂铸像,以表其功。
又是江乡一度秋,依然霁色满江楼。缑仙几约吹笙会,汉使真成衣锦游。
棋局酒杯滋有味,黄花翠竹不关愁。横塘八曲传诗例,次第还应置两邮。
万里高州路,怜君此日行。藤阴频驻马,榕叶乱啼莺。
人到乌蛮异,官同博士清。定知江海上,殊俗尽谐声。
举目无非执热场,特来此处就清凉。买山未结高人侣,对景翻生久客伤。
采采芙蕖难涉水,青青荷芰可缝裳。烟霞有约空相待,矫首南天忆故乡。
衡湖足秋水,结屋秋水边。水边复何有,翠壁森吾前。
采之美可茹,钓之食有鲜。彼美山中人,霞裾正孤搴。
山色无四时,相对惟苍然。
人事纷纷去不留,客心空感大江流。已拚瓠落真何用,那得钟鸣尚不休。
邻里朱陈无别社,江山李郭有同舟。若为便觅苕溪路,六月明珠剥芡头。
江水舟航日夜东,故人音问得常通。君才能挽千钧重,我老惟怀一亩宫。
自古山林容小隐,只今台省有诸公。欲知别后诗成处,都在花香竹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