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游子老越乡,高楼女儿秋夜长。饥则有糜渴有浆,安能使我离愁忘。
糟床注酒春风前,春风在酒不在天。青尊一滴裁入口,春风在眉不在酒。
酒如铦刀愁乱丝,乱丝易斩愁难治,或有缠绵未断时。
猜你喜欢
余家东越子西秦,沙碛论交亦旧因。白雪啮穷方有味,黑貂敝尽不知贫。
虎溪屡过成三笑,麈柄频挥碎万人。一卷南华堪卒岁,任他沧海几扬尘。
寻山洽在晨,枕流眷兹宵。
梦断籁如引,情积声靡遥。
箪虚惬微凉,波响涤余嚣。
寤寐咸有契,宁得滞流潮。
闭关屏人事,悠然习琴书。春色从天来,梅花发庭除。
眷言同心友,音尘一何疏。道里岂云远,咫尺东西居。
日暮方停云,好风吹敝庐。中庭望明月,伫立空踟蹰。
曾宰西畿(jī)县,三年马不肥。
债(zhài)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fēi)。
你曾经就任西畿县县令,三年下来,马不生膘。
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任满还乡时,也仅仅是满载车书而归。
现在冒着边关风雪远游朔方,衣衫单薄,难御寒风。
此去就住在灵州的一个角落,每日早上可以听到报晓的号角,平时也没有什么客人来往。
参考资料:1、2012湖北高考语文试卷AB答案。
宰:主管。西畿县:唐长安西边的一个县。
“债多”句:这句说,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债多平剑与”,《嘉靖宁夏新志》等宁夏地方志作“债多凭剑与”,此从《全唐诗》本。“官满”句:这句说,官满卸任后,只有书籍了。
晓角:古代军中报晓的号角。
此诗前两联刻画作者友人邹明府的形象。首联说,邹明府曾经在西畿县就任三年,勤于政务,衣食节俭,以至于马都没有长出来肥膘,更说明人没有贪污腐败,非常清廉。颔联是说,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这句目的是为了说明他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所以任满以后,没有搜刮民脂民膏,满载而归的仅有一车诗书。这说明了他的志向。后两联是作者的推测与想象。颈联说,如今他冒着边关风雪雪远游朔方,这一路狂风暴雪,路上都看不到他的踪迹,说明了其前程的艰险。大风吹来就掀起了他身上的睡衣,说明他衣衫简朴,没有什么锦衣华冠,更显得他大方,简朴,不拘小节。尾联是说,他到了灵州,每天早上能听得到报晓的号角声,家里的人客房根本没有开过,说明基本也没有什么人来往。这也是为了说明他深居简出,向往宁静,清远脱俗。
此诗所刻画的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贾岛注重用字推敲,此诗也体现了这个特点。颈联的“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银台南畔晓云飞,路入丹霄上紫薇。共看客星朝帝座,敢将汗脚踏天扉。
遥瞻凤翼差池似,近对龙颜咫尺威。自愧衣袍正蓝缕,晚来忽带御香归。
城上长更续短更,江平天迥雁方征。
灯明纸帐雪霜色,火熟铜瓶风雨声。
浊酒未倾心已怯,细书时读眼犹明。
萧然一室平生惯,纛下何须拥万兵!
桃榔雨醉江城夜,橄榄风吟野驿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