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扶皇极,朝廷建大中。弼谐资卫叔,谟赞属姬公。
钟鼎光仪肃,圭璋品节隆。应龙佐云雨,威凤下梧桐。
天秩班群后,懿亲特总戎。爪牙深寄托,典礼异尊崇。
儒术河间贵,文章子建雄。断丝三尺剑,破的九年弓。
坛坫争推毂,诗书妙发矇。古怀端沕穆,盅器复谦冲。
乐善嬉游简,怜才汲引工。布衣珠馆集,上客锦筵同。
枚叟专能事,申公辟下风。雪霏毛颖湿,花落研池红。
湫隘衡门底,尘沙贱子蒙。枯杨负膏泽,疲马策西东。
卤碛留屯戍,宣房受土功。翾蠕无振作,天地有帡幪。
白发衰情入,青袍壮志空。一经韦业废,旷野阮涂穷。
细物迥偏照,虚声误大聪。谬承脩绠汲,拟使滞流通。
蔼蔼先春草,栖栖伏渚鸿。抚心增感激,没齿荷昭融。
猜你喜欢
万里辞家事鼓鼙(pí),金陵驿路楚云西。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你就要离开家乡,奔赴万里之外的军营,通往金陵的驿路上,楚地的白云似乎也同你一样,渐渐地向西飘去。
长江两岸的春色留不住你的脚步,青青的绿草也在为你送行。
参考资料:
1、霍松林.《历代好诗诠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95页
2、禾稼.《小儿唐诗三百首》: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年01月:第4页
事鼓鼙:从事军务。鼓鼙,军用乐器。金陵:一般指今江苏省南京市,但唐代时把润州也称为金陵,这里即指润州。楚云西:古代楚国地方的西部,这里指送别的所在。
行客:过客;旅客。草色青青:形容草长得好(多用于形容春天的美景)。
“万里辞家事鼓鼙”是说李判官将要辞别家人与亲朋好友,不远万里到润州去从事军务。诗人想要强调的,一是行人路途的遥远;一是行人履行公务的特殊性,是要去执行军务。这便暗含了诗人为他送行的原因和忧虑。因为古代交通工具极不发达,即使最快捷的交通工具也无非是北人骑马南人乘船而己。所以古代的分别往往不是意味着“西出阳关无故人”,便是意味着“人生不相见,动辄参与商”了。更何况李判官这次是到山重水阻的润州去“事鼓鼙”。诗人一再说明行人所去之地的遥远,这里又进一步暗寓着诗人为行人命运未卜而深深忧虑。
“金陵驿路楚云西”就是从地理座标系上为我们标出李判官所去之地的方位。诗里说金陵的驿路直通楚地之西。这里的金陵即润州,因为按照唐代行政区域的划分,润州也属于金陵的辖区。
“江春不肯留行客”一方面点出了这次送别的时间是春天,另一方面诗人又移情于物,抱怨那逝者如斯的江水和一年一度的春花为什么不愿意挽留远行客。
“草色青青送马蹄”,化用了“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的意境,同时也是诗人与行者难舍难分的送行场面的真实写照。两位友人并驾驱马,踏着河畔青草缓缓前行。
全文句句、字字都倾注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忧虑与担心,以春天春草“不肯留”“送马蹄”的无情反衬出离别者内心的有情。
步步出尘氛,溪山别是春。坛边时过鹤,棋处寂无人。访古碑多缺,探幽路不真。翻疑归去晚,清世累移晨。
三花珠树五云开,海上双飞白鹤来。借问分行栖玉署,何如对舞映霜台。
月明华表联翩起,雪满缑山并驾回。万里只今谁比翼,仙禽原自不群才。
流年驹隙影,屈指六旬三。景物今犹昔,人情北似南。
勋名嗟落落,须鬓已鬖鬖。村酒聊为乐,炉香手自拈。
愿祈尧日永,共祝寿星添。野老依林下,宁忘雨露沾。
两岸湘云郁未开,一江湘水绿于苔。虽然帝子鸾舆远,吹彻璚箫凤亦来。
初月照回廊,鸣榼出洞房。
竹清残暑气,荷泛小池香。
雪腕宫罗润,云鬟夜玉凉。
庭前有梧叶,早晚落银床。
甲乙丹黄费匠工,六经而外倡宗风。后来士引星辰上,断墨残毫具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