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发胶水涘,遥遥去黔陬。村落少人烟,天寒路途修。
板扉当昼闭,馀烬痕尚留。两三老寡妻,相语双涕流。
往春殖二麦,贼众来南州。麦田为战场,麦苗饲马牛。
无麦犹尚可,秋复遇虔刘。少壮为贼役,老弱死道周。
有魂不可招,无骨将安收。官死有馀荣,令名垂千秋。
兵死有厚恤,皇恩一何优。惟此农民死,灭若浮水沤。
下有子冲幼,上有母白头。业失未能复,官赋未能休。
死者长已矣,生者恒殷忧。
猜你喜欢
淡烟平楚,又送王孙去。花有泪,莺无语。芭蕉(jiāo)心一寸,杨柳丝千缕。今夜雨,定应化作相思树。
忆昔欢游处,触目成前古。良会处,知何许?百杯桑(sāng)落酒,三叠阳关句。情未了,月明潮上迷津渚。
平野上淡淡的烟雾,又送贵族公子而去。花儿仍在哭泣,黄莺寂然无语。芭蕉心缩卷不展,依依杨柳愁思千缕。今夜的雨,一定会化为那相思树,双目所过间,都成前尘故事。
不知何时能再相会?饮下百倍桑落酒,高唱三叠阳关句,情还未了,渡口边的月已迷蒙了江水。
参考资料:
1、徐培均.婉约词萃: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7月:294.
2、黄天骥,李恒义选注.元明词三百首:岳麓书社,1994.4:第166页.
平楚:即平林。王孙:贵族公子。相思树:千宝《搜神记·韩凭妻》载,战国宋康王舍人韩凭妻何氏貌美,康王夺之,罚韩凭筑长城,不久,夫妻相继自杀。康王怒,使二人坟墓相望。隔夜间,两坟头皆长出梓木,旬日间粗可合抱,根交错,枝接杂宋人哀怜,称其木为相思树。
前古:古代;往古。良会:美好的聚会。三叠阳关:即《阳关曲》,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辞,送别时唱。津诸:即津渡,渡口。
此词写离别之苦。
上阕连用花、莺、芭蕉、杨柳、雨、相思树六种物事作渲染、衬托,以柳“丝”谐情“思”,并引进凄婉的爱情传说,表达双方情谊之深,抒发不忍离别的感情。“芭蕉心一寸,杨柳思千缕”与“百杯桑落酒,三叠阳关句”两联警绝,把饯别时的景色场面与情感交融在一起。一、千、百、三等数量词反复出现,既表现出情绪的激烈,而又变化错落,灵动自如。
下阕则将时间前拉后伸,见前欢不可再,后会亦无期,从而将这次离别的苦楚,放大到整个人生,整个今古。“百杯”句,即“劝君更进”之意,劝酒以表关切,“三叠”句,即吟诗或作诗以赠别。末尾二句言反复叙别,尚未尽达其情,月已出,潮亦生,船就要开走了。“月明潮上迷津渚”七字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寄情于景,以景结篇,而又遥应开头,颇为巧妙。
今夜风光恋渚萍。欲教四角出车轮。金钗离立座生春。神文恍惊巫峡梦,飞琼原是阆风人。诏封后院宠儒臣。
红绡秋锁小栏西。绿鬟鸾镜低。晓妆初罢思依依。
徘徊花影移。
沉水爇,绮栊垂。闲愁不上眉。鸳鸯新绣裌罗衣。初寒半暖时。
不问大横兆,天人心是真。讴歌早归舜,气志自如神。
正合乾坤体,明开日月轮。孜孜朝昃意,克己为生民。
尽日江头卧白沙,长天孤梦隔瑶华。田馀元亮曾栽秫,县接安仁旧种花。
六洞浮云迎仗钺,双溪明月候飞查。菟裘半亩胜漂泊,霜落东陵正熟瓜。
一樽随处可开颜,此事深疑造物悭。
地可登临多恨远,身常强健又须闲。
山围小市烟初歛,霜著横林叶半殷。
徙倚阑干君勿厌,日斜犹及棹舟还。
午杵谁敲臼,山童髻两髽。
偶因声隔竹,不觉意思茶。
北牖沉沉静,南墙故故遮。
微闻孤杵响,初试一旗斜。
门掩王猷宅,泉甘陆羽家。
搜肠搅文字,毋乃太清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