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会兰亭醉堕簪,后身依旧住山阴。琴传数世漆文断,鹤养多年丹顶深。
涤砚滩头无渍墨,吹箫月下有遗音。小诗戏述幽居事,后有高人识此心。
猜你喜欢
落叶平沟日满廊,幽居又赋第三章。
喜无俗事干灵府,恨不终年住醉乡。
上树榜船虽老健,疏泉移竹亦穷忙。
山僧欲去还留话,更尽西斋一炷香。
颓然掩户不妨奇,又赋幽居第二诗。
大药鼎成令虎守,精思床稳用龟搘。
壶中自喜乾坤别,局上元知日月迟。
更就群童闲錾草,人间何处不儿嬉?
舴艋东归喜遂初,频拈枯笔赋幽居。
细烧柏子供清坐,明点松肪读道书。
苍爪嫩芽开露茗,红根小把瀹烟蔬。
年来自许机心尽,颇怪飞鸥自作疏。
襄阳太守沉碑意,身后身前几年事。
湘江千岁未为陵,水底鱼龙应识字。
从《全唐诗》所收鲍溶的三卷诗看,鲍溶到过南方很多地方,取道襄阳或许不止一次。这是一首写襄阳的怀古咏史诗。
这首诗写了襄阳太守杜预沉碑的故事。杜预,西晋时著名的政治家、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杜预本人极有才略,但是好名。他曾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长期驻襄阳。
此诗前两句:“襄阳太守沉碑意,身后身前几年事。”沉碑,指杜预刻二碑记功之事。襄阳城西北十里有万山;其下有沉碑潭。《晋书·杜预传》:“预好为后世名,常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刻古为二碑,纪其勋绩,一沉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曰:‘焉知此后不为陵谷乎!’”自此以来一直为后人所传闻。后两句:“湘江千岁未为陵,水底鱼龙应识字。”湘:系“襄”误。这两句是说:襄江并未随着岁月的推移变成山谷。那沉入水底的碑文,应该还是清晰可见吧。这里说明人的功业是不会随着岁月的沧桑而消失的。
南郭先生隐薜萝,相传耆旧日经过。此图仿佛移丘壑,想见风流足咏歌。
菰米秋连鱼浦阔,藕花香接稻田多。不知胜地今殊昔,怅望前溪叹逝波。
进退不辱古已稀,能如二疏盖有数。中间已辞五鼎食,今年欲洁一身去。
引身欲去强辞老,东部聊复颁宽诏。人间万事如一梦,何人颠倒真可笑。
红梅夜发新春枝,黄堂晏坐赋思归。已知无心更无碍,青山历历孤云飞。
夫君去日竹初栽,竹已成林君未来。玉貌一衰难再好,不如花落又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