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禽下上鸣,迨及清润时;岂惟侑我觞,亦以起我诗。
白练一团雪,来与红练俱。
鱼虎飞照水,意若爱翠裾。
猜你喜欢
艺花本无多,过眼那复遗。
阴阴一园绿,佳处乃在兹。
悠然东窗下,顾与枕簟宜。
风轻竹解箨,雨足果压枝。
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
花月两模糊,隔窗看欲无。
月华今夜黑,全见梨花白。
花也笑姮(héng)娥,让他春色多。
娟娟:美好貌,言月光皎洁,月色妩媚。
姮娥:即嫦娥。
这是一阕以机趣见巧的小词。似若咏物,实系喻理。其所表现的“理”,初一读再也简单不过,梨花在与皎月争胜斗艳。上片说因为有月光,雪样白的梨花被淹化了,分不清“花月”。诚然,这也可谓以月色比衬花容。下片推过一层,在无月的黑夜,梨花的堪称“花容月貌”的冷艳之色全显,那可就独占了“春色”了。细一想,有了上片月色相比,那“花月两模糊”之“模糊”其实已写足了梨花之洁白,则不必再赘述“今夜黑”之背景衬托。这种“让他春色多”的虚荣好胜心性仿佛有点病态。再往里想,不免悲哀,杨基似乎傻气十足地在“笑姮娥”,“让他”独占春色,自我表现,其实是在讲:不是“花”太白,那是因为“夜”太黑。这很惊悚。表现才华,逞露个性,不一定得在夜色如墨的背景前。在黑夜中多几分春色,难说就值得骄傲。不必深究词人是否有意“寄托”,也许他在逞才炫巧。但即使如此,词在客观效果上表述了与“疾风知劲草”相类的命题,只是“劲草”悲壮,“梨花”则悲苦味浓。
白傅游春得几回,寺门还对海门开。行人莫问横山塔,曾见开皇混一来。
吾宗诗律早升堂,道子开元远擅场。二妙取怀相赏析,百篇低首待平章。
自怜微尚牵人事,未有中声起国光。腹负真惭读书少,眼明今喜得朋良。
隔云穿窦引涓涓,喷玉跳珠亦可怜。心垢本无何用涤,戏将萧洒度流年。
北风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春花秋月两相宜,
月竞光华花竞姿;
花发月中香满树,
月笼花外影交枝。
梅花月落江南梦,
桂月花传郢北词;
花却何情月何意?
我随花月泛金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