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饱逍遥信所之,芡塘蔬圃遍游嬉。
梧楸凋落风高後,瓜瓠轮囷雨足时。
犬喜人归迎野路,鹊营巢稳占低枝。
晚来嬾复呼童子,自掩柴门上扊?。
猜你喜欢
晚餐初泼一瓯茶,曳杖闲行兴未涯。烟树参差墨浓淡,风鸦零乱字横斜。
夕阳偏傍平桥路,寒蝶犹依晚菊花。堪笑衰翁耐荒寂,短衣沾露未还家。
落雁昏鸦集远洲,青林红树拥平畴。
意行舍北三叉路,闲看桥西一片秋。
小妇破烟撑去艇,丫童棋笛唤归牛。
形容野景无余思,自怪痴顽不解愁。
敬吊先生落照中,纸烟销尽酒樽空。牛羊上垄无人管,岂为当时面发红。
茫茫大块洪炉里,何物不寒灰。古今多少,荒烟废垒(lěi),老树遗台。
太行如砺(lì),黄河如带,等是尘埃。不须更叹,花开花落,春去春来。
这茫茫的大地既然经过了造物主炉火的冶炼,怎能不带上寒颓衰冷的外观?你看古往今来沧海桑田,但只见废弃的兵垒上弥漫着野烟,古台的遗址上树木参天。
放目远眺,太行山脉就像长长的磨刀石,黄河也缩成了带子一般,它们都混迹于尘埃之间。用不着更生悲叹,说那花儿开了又落,春天去了又返。
参考资料:
1、明道.《中华经典藏书人一生要读的古典诗词》: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325页2、(清)蘅塘退士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两卷版下》:江苏美术出版社,2014年:399页
大块:大地,大自然。洪炉:造物主的冶炉。垒:用于战守的工事。太行:山脉名,在黄河北,绵亘山西、河南、河北三省。
砺:磨刀石。黄河如带:意谓即使黄河变成了狭窄的衣带,泰山变成细平的磨刀石,国祚依然长久。后人因有“带砺山河”的成语。等是:同样是。
这是一首登临之作,具体的地点已不可详,总之是太行、黄河地区的一所古台,附近还有废弃的军事工事,气象十分荒凉。
上片以“茫茫大块洪炉里”开头,作者并不直接从具体的景观着手,而是扩大到无垠的空间,也就是一片天地洪荒的景象。同样,在点出眼前的废垒遗台时,复用“古今多少”的感慨,又将时间从眼下的登台时分有意识地无限扩展。这种苍茫、深沉的心绪,使读者自然而然体会到作者登临所览的荒败,且意识到此非天然而乃人为,也即是政治和战争所造成的破坏结果。
下片“太行如砺,黄河如带”借用了“带砺山河”的成语,而又是登览的实景,“等是尘埃”便带上了总结和象征的双关意味。从总结的一面说,作者登临之古台台势高拔,迥出地表,远方的太行山脉与黄河长流,都分别变成了小小的磨刀石及细带子,那么处在视野中的人间景物,就更微茫若尘,“等是尘埃”正是一种张大形势的说法。从象征的一面说,“尘埃”微不足道,处在微尘中的世界也不值得去认真看待。既然山河会因人事的兴废而“寒灰”、而“尘埃”,那么时光的流逝、万物的变化又有什么可叹惜的呢。下片的前三句回照空间,后三句回照时间,再度从扩张的境界中充实了上片的感慨。
雨砌连朝长绿苔,摛词检字费宏才。子猷不放山阴棹,陆凯空劳驿使梅。
月落屋梁思黯澹,酒醒冰簟起徘徊。嘱君好拂窗前几,明日携樽有客来。
夜寒强饮至馀钟,天上星回斗柄东。茶味香添藏瓦雪,烛花残怯隔窗风。
兴随山水无时尽,梦入庭闱有路通。除岁旧愁除不得,两年丰芑愧无功。
圣皇肇贻厥,元孙嗣绳其。武略或不竞,文治所优为。
诸王擅国封,分布若置棋。称诏行罚赏,匠意创车旗。
是时上威令,颇不出京师。黄齐托肺腑,力以身任之。
周叔既远窜,齐谷复长羁。北平有髭王,属尊功不卑。
望气若龙虎,养卒皆熊貔。削地错已愚,夺国宁所宜。
谋泄汉使僇,渔阳动征鼙。横驱属国胡,席卷燕南垂。
庙谟太草草,名使乳臭儿。蹀血白沟河,肉骨蔽陵坻。
盛侯颇能军,平保壮偏禆。一此或一彼,天心讵能知。
桓桓铁尚书,矫矫六出奇。东昌不茅靡,济南汤其池。
有斐天台生,密勿主所葵。肆赦赦不行,用间间不疑。
大厦既将颠,一木焉能支。飞楫渡大江,群情遂乖离。
三辅拟勤王,姚守已俘累。朱邸献重关,将相请密期。
举宫为煨烬,谁辨真龙尸。魏公元勋后,不以密戚移。
甘作请室囚,竟终首阳饥。始祸复何言,纵体任刲■。
天台乃甚口,五宗悉参夷。铁公气犹劲,慷慨了不悲。
自余诸名俊,卿尹暨曹司。俱怀吠犬忠,不识尧为谁。
而彼景中丞,趋朝独逶迤。荆卿术未讲,豫让心空驰。
噀血喷北风,捐胫付东馗。如闻九原辙,故主未可追。
长寝事已毕,何烦论安危。笑彼崩角者,次第死胥靡。
拂郁二百年,身碎节不亏。君王沛明诏,彷佛异代思。
加恩录后人,所在为致祠。建康殉节地,群灵当格斯。
故主犹若敖,焉能不攒眉。侑食懿园席,行当待来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