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居然健,上元如许晴。
湖平波不起,天阔月徐行。
散发渔舟稳,临风野笛清。
安能拥笳鼓,万里将幽并。
猜你喜欢
风暖柴荆处处开,雪乾沙净水洄洄。
意行却得前年路,看尽梅花看竹来。
艳娥煽妖悖且饕,云师围之骑周遭。
飞廉暗呜挟箭号,万鼓动地助战鏖。
吴刚弃斧北且逃,扶桑君还骑巨鳌。
银蜍腹聚流清膏,玉兔颡折飞白毛。
苍茫杀气横四郊,冻鸢无语饥鸿嗷。
紫皇第功封二豪,汝马可归弓可櫜。
黄道肃穆君请遨,黔首颙颙光勿韬。
愿驾丹毂扬锦旄,疾驱六龙升海涛。
五色烂烂中天高,衣披水子绛锦袍。
葵心不宁忧忉忉,矫首东方歌楚骚。
爱君深谷结茅茨,拥坐梅花千万枝。贪就子云论字久,其如元亮欲眠时。
松杉蔽径才通涧,风雪空山独咏诗。容有一函来见讯,樵夫担出白云迟。
万马不嘶(sī),一声寒角,令行柳营。见秋原如掌,枪刀突出,星驰铁骑,阵势纵横。人在油幢(zhuàng),戎韬(tāo)总制,羽扇从容裘(qiú)带轻。君知否,是山西将种,曾系诗盟。
龙蛇纸上飞腾。看落笔四筵(yán)风雨惊。便尘沙出塞,封侯万里,印金如斗,未惬(qiè)平生。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归来晚,听随军鼓吹,已带边声。
演习场上,军纪严明,军容肃整,万马齐喑。随着一声号角声响,全军立即开始行动。秋日的平原如同手掌,而那枪林刀丛则像手指一样突出挺立其上,队队铁骑奔驰,速度快如流星;队形纵横,变化莫测。而检阅官张路分正端坐在油幢军帐之中,他按照兵法指挥着外面的千军万马,手执羽扇,神态从容,身着轻裘缓带,大有儒将之风。诸君可否知道,此人(张路分)不但是天生的将种,还颇富文才诗情。
他文思敏捷,诗才横溢,书写时笔走龙蛇,落笔后则风雨为之惊,四座为之倾。他征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万里封候,印金如斗,但这些并不足以平心意。他时时在拭擦腰间的宝剑,决意要驱散金兵,将那金人首领拿下斩首,否则就心意不能平。傍晚归来,那随军乐队所演奏的鼓乐,听起来却已经带上了那沙场上的边声。
参考资料:1、(唐)温庭筠著.婉约词豪放词,:万卷出版公司,2010.09:第284页。
沁园春:词牌名,又名《寿星明》、《洞庭春色》等。双调一百十四字,平韵。星驰铁骑:带甲的骑兵如流星般奔驰。油幢:油布制的帐幕。戎韬总制:以兵法来部勒指挥。戎韬指的是兵法。羽扇从容:三国时诸葛亮常手执羽扇,从容指挥战事。裘带轻:即轻裘缓带,用羊祜故事。山西将种:古人认为华山以西之地是出将才的地方。
龙蛇:喻书法。惬:满足,畅快。吹毛剑:指锋利的剑。楼兰:此指金统治者。
刘过虽终身未仕,但对北伐甚为关心,一直期盼全国统一。该词即是作者这种心境的最好体现。词的开篇从听觉角度对“秋阅”开始前和刚开始的景象进行了生动的描写“万马不嘶”,足以让人联想到当时整肃的军容以及严明的军纪。随即,“一声寒角”陡然响起,嘹亮之极。“寒”字用得妙,既与词题中的“秋”字呼应,又烘托出战场上的肃杀气氛。“枪刀突出”三句,又从视觉的角度,在不同侧面描绘了演兵场上的盛况;“人在油幢”三句,从士兵写到将领,描绘了张路分指挥千军万马的仪态:只见他“羽扇从容裘带轻”,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君知否”三句,点出张路分“曾系诗盟”,即参加过诗人集会,展现出这位善于用兵治兵的统帅的另一面,使人物形象愈加丰满、完整。
下片“龙蛇纸上飞腾”三句承接上片,写张路分文采飞扬、才思敏捷的一面,进一步强调了将军的能文能武。“便尘”以下几句写张路分的内心世界。通过描写拂拭佩剑的动作,表现了其不甘于平凡的志向。末三句写秋阅结束时的情景以及作者的感慨。“归来晚”一句,表明演习时间之长。“随军鼓吹”,听起来也好似“边声”,足见作者北伐抗金的迫切心情以及期望朝廷尽早出兵的急切心情。
全词风格豪放,极具画面感,是宋词中描写军事场面的优秀词作。
王室东迁岁月赊,两京漠漠暗胡沙。
绣床倦倚人何在?风雨漫山夜合花!
如君便合上鹓行,却爱湖边梅蕊香。尽把珠玑为妙手,谁疑铁石作刚肠。
文园病减初何苦,金谷春归有底忙。我亦被花恼不彻,又因鼎脔得珍尝。
白鹤举,白鹤举,振翮驾天风。周览六虚升紫府,直从三岛陟玄空。
白日过崆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