屐路缘虚壁,棋轩枕小滩。
玄言不媿籍,熟睡却输抟。
咄咄书常嬾,便便腹本宽。
山园时节好,杏子已微丹。
猜你喜欢
病退身仍健,年侵趣更高。
芳醪溢蛮榼,短褐束郿绦。
本不营三窟,何由挫一毫。
烟帆几时挂?长啸破秋涛。
不觉红英尽,还看碧藓侵。方塘生水气,斜日转庭阴。
俯仰惬天趣,清虚涵道心。几竿新竹长,烟雨护深深。
昔日江湖上,飘然无定居。
频倾京口酒,亦食武昌鱼。
北首心空壮,东归愤不摅。
岂知牙齿落,送老一茆庐。
挥袖谢人间,一窗如海宽。
鹿麛为老伴,松屑当朝餐。
自悟达生理,尽容非意干。
却嫌孤寂甚,支灶学烧丹。
万帐穹(qióng)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zhuì),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jiǎo)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千万顶行军毡帐之中,将士们酣歌豪饮,酩酊大醉,满天繁星摇曳,那星空仿佛摇摇欲坠。狼河阻隔,回家的梦,被那河水滔滔之声搅的粉碎。闭上眼睛,让梦境延续吧,我知道,梦醒之时,更加百无聊赖。
参考资料:
1、盛冬铃.纳兰性德词选:远流出版公司,1988
2、施议对.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1
穹庐:圆形的毡帐。归梦二句:言家乡远隔狼河,归梦不成。纵然做得归梦,河声彻夜,又把梦搅醒。狼河:白狼河,即今大凌河,在辽宁省西部。解道:知道。
歌词以穹庐、星影两个不同的物象,于宇宙间两个不同方位为展现背景,并以睡梦和睡醒两种不同的状态通过人物的切身体验,揭示情思。布景与说情,阔大而深长。
王国维论诗词之辨,既曾提出“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亦曾提出“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长河落日圆”,此中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求之于词,唯纳兰性德塞上之作。
尘世中总有着夜阑独醒的人,带着断崖独坐的寂寥。就算塞外景物奇绝,扈从圣驾的风光,也抵不了心底对故园的冀盼。
诺瓦利斯说,诗是对家园的无限怀想。容若这阙词是再贴切不过的注解。其实不止是容若,离乡之绪、故园之思简直是古代文人的一种思维定式,脑袋里面的主旋律。切肤痛楚让文人骚客们创作出这样“生离死别”、这样震撼人心的意境。
那时候的人还太弱小,缺乏驰骋的能力,要出行就得将自己和行李一样层层打包。离别因此是重大的。一路上关山阻隔,离自己的温暖小屋越来越远,一路上昼行夜停风餐露宿,前途却茫茫无尽,不晓得哪天才能到目的地,也可能随时被不可预期的困难和危险击倒。
在种种焦虑不安中意识到自身在天地面前如此渺小。这种惶恐不是现在坐着飞机和火车,满世界溜达的人可以想象的。归梦隔狼河,却被河声搅碎的痛苦,在一日穿行几个国家的现代人看来简直不值一提。
君不见黄雩之山蜿蜒来百里,矫若游龙天中峙。
群峰合沓簇其下,烟材雾术莽相亚。日南山人何年卜尔庐,溪谷环复冈峦纡。
中有一山横抱东南隅,屹然碧玉之屏万丈孤,云景朝夕秀色铺。
吾闻八方人文巽其枢,兹山无乃神之都。洞门不交俗士履,石室长秘仙人图。
金芝色映丹霞彩,玉术膏流绀露珠。九笈宝章閟奇诡,千寻铁锁悬虚无。
咄山人兮孰招,绿萝冥冥兮猩鼯号。羌隐处兮余迹焉逝,彼屏之曲兮佳可以遨。
世间万事岂有极,王侯富贵终蓬蒿。不如芒鞋竹杖游戏此山中,猿情鹤思千古流长谣。
也觉霜华鬓影侵,知君关陇历岖嵚。纵然鸡肋空馀味,莫使龙泉减壮心。
晚嫁不愁倾国老,卑栖聊当入山深。仇香岂是鹰鹯性,奋翼天衢有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