莳果蔬泉带浅山,柴门虽设要常关。
别开小径连松路,祗与邻僧约往还。
猜你喜欢
莳果疏泉带浅山,柴门虽设要常关。别开小径连松路,祗与邻僧约往还。
可惜昂藏一丈夫,生来不读半行书。
子云识字终投阁,幸是元无免破除。
千里牂牁溯上游,从前彫弊说西州。偶随一鹤来炎徼,却望三龙识沈侯。
兴革备闻经画远,江山聊与颂声留。即论治行东南遍,谁擅专城第一流。
此道昔归顺,西郊胡正繁。
至今残破胆,应有未招魂。
近得归京邑(yì),移官岂至尊(zūn)。
无才日衰老,驻(zhù)马望千门。
当年由金光门这条路,去投奔凤翔,长安西郊,到处是安史叛军正作乱。
直到如今想起来,仍叫人心惊胆颤,有人神魂尚未招回,依然诚恐诚惶。
我拜近得左拾遗,回到了京畿地方,贬我华州掾,这旨意难道出自至尊。
算了吧,我这庸才已逐日衰老鬓苍,告别长安,驻马回望千门宫殿檐房!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五):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07-108
2、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187-188
3、沙灵娜何年.唐诗三百首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210-212
此道:指金光门。昔归顺:指至德二载投奔凤翔时,长安西边的胡骑正甚繁乱。归顺:指逃脱叛军归凤翔,投奔肃宗。正:一作“骑”。胡:这里指安禄山部队。
破胆:丧胆,惊骇。未招魂:指活人的神魂,意谓推想叛军占据时,臣民神魂惊散之常,应有未招而不归之魂。未,一作“犹”。
近侍:指拜左拾遗。侍,一作“得”。京邑:指华州,因系畿县,距京城长安不远。移官:调动官职,指由左拾遗外放为华州司功参军。岂至尊,难道出自皇帝之意。岂,一作“远”。
千门:原指宫中的门户,这里借代宫殿,形容其建筑宏伟,门户很多。
首联扣题,从“悲往事”写起,述说往日虎口逃归时的险象。“胡正繁”有两层含义:一是说当时安史叛军势大,朝廷岌岌可危;二是说西门外敌人多而往来频繁,逃出真是太难,更能表现出诗人对朝廷的无限忠诚。颔联“至今”暗转,进一步抒写昔日逃归时的危急情态,伸足前意而又暗转下文,追昔而伤今,情致婉曲。章法上有金针暗度之效。
颈联转写今悲,满腔忠心却遭外贬,本是皇帝刻薄寡恩,是皇帝自己疏远他,可诗人却偏说“移官岂至尊”,决无埋怨皇帝之意,故成为杜甫忠君的美谈。但若仔细体会,杜甫在这两句中还是含有怨艾之情的,只不过是说得婉曲罢了。尾联在自伤自叹中抒写眷恋朝廷不忍遽去的情怀。感情复杂而深婉,虽然写得很含蓄,实际是在埋怨肃宗。
这首诗追忆了当年九死一生从胡尘中间道逃往凤翔的情景,痛定思痛,感慨万千。当年是“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朝廷悯生还,亲故伤老丑。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本以为从此可以效忠王室、裨补国政,谁知却因正直敢言了遭奸按诽傍,天子疏远,从政一年多就被贬斥。诗人内心的怨望很深,却以“不怨之怨”的委婉笔法写出。篇末抒发自己眷念京国的深情,更加衬托出统治者的黑白不辨、冷酷无情。
法驾雕舆出禁中,仙原黼帐结行宫。金支羽卫桥山驻,玉椀灵筵隧道通。
汉主此时亲上食,小臣何处泣遗弓。更闻云起悲歌就,不是汾游睿藻雄。
斗野丰年屡,吴台乐事并
灯市蚤投琼,酒垆先叠鼓。
价喜膏油贱,祥占雨雪晴。
篔簹仙子洞,菡萏化人城。
墙炬疑龙见,桥星讶鹊成。
小家厖独踞,高閈鹿双撑。
屏展辉云母,帘垂晃水精。
万窗花眼密,千隙玉虹明。
薝卜丹房挂,葡萄绿蔓萦。
方缣翻史册,圆魄缀门衡。
掷烛腾空稳,推球滚地轻。
映光鱼隐见,转影骑纵横。
轻薄行歌过,颠狂社舞成。
村田蓑笠野,街市管弦清。
里巷分题句,官曹别扁门。
旱船遥似泛,水儡近如生。
钳赭装牢户,嘲嗤绘乐棚。
堵观瑶席隘,喝道绮丛争。
禁钥通三鼓,归鞭任五更。
桑蚕春茧劝,花蝶夜蛾迎。
凫子描丹笔,鹅毛剪雪英。
宝糖珍炬妆,乌腻美饴饧。
捻粉团栾意,熬稃腷膊声。
筵篿巫志怪,香火婢输诚。
帚卜拖裙验,箕诗落笔惊。
微如针属尾,贱及苇分茎。
末俗难诃止,佳辰且放行。
此时纷仆马,有客静柴荆。
幸甚归长铁,居然照短檠。
生涯惟病骨,节物尚乡情。
掎抚成俳体,咨询逮里甿。
谁修吴地志,聊以助讥评。
丹桃艳阳实,移自武陵源。柔风拂纤条,鲜泽沃灵根。
吐葩当春茂,结实俟秋蕃。盈盈大如斝,有色极华丹。
卫之不敢亵,期以奉君餐。君餐发灵和,神滋生玉颜。
无为升玄化,玄默即轩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