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水奔流不小停,知渠何事太忙生。
也无一个人催促,自爱争先落涧声。
猜你喜欢
入山无路出无门,鸟语猿声更断魂。
当处迷涂何处问,一溪引我得前村。
宿醉离愁慢髻(jì)鬟(huán),六铢衣薄惹轻寒,慵(yōng)红闷翠掩青鸾(luán)。
罗袜况兼金菡(hàn)萏(dàn),雪肌仍是玉琅(láng)玕(gān),骨香腰细更沈檀。
晚唐女子宿醉初醒带着离别的愁绪慢慢整理环形发髻,轻如蝉翼的衣服让身子有一点点寒冷,慵懒地照着镜子涂口红穿翠衣。
装着蚕丝袜和装饰金莲花头饰,如雪肌肤在薄薄的纱衣下仿佛是玉石般润泽,在沉香与檀香的氛围下露出杨柳小纤腰婀娜的身姿。
参考资料:
1、马兴荣等.《中国词学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561页
2、温广义.《唐宋词常用词辞典》: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66页
3、周伟励著.《从菩萨蛮到沁园春公元十世纪前后中国文人的生存状态》:文学大象出版社,2006年:69页
宿醉:隔夜犹存的余醉。慢:胡乱,随便。髻鬟:环形发髻。古代中国妇女发式。六铢衣:中国古代计量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六铢极言其轻。也指仙人之衣。青鸾:青鸟。古代创说中能帮人传递信息的仙鸟。这里指青铜鸾镜。
菡萏:指莲花。玉琅玕:玉石。沈檀:沉香与檀香。“沈”通“沉”。
该词为典型的“香奁体”词,为最早的《浣溪沙》,题材为“艳情”题材,抒情风格细腻深曲,文辞丽美。
上片主要描写宿醉初醒女子面部神态、发髻、衣服、面容等内容。“愁”字写出女子的情绪,“慢”写出了女子的动作,“寒”烘托了环境冷暖,“红”和“翠”也出了颜色。
下片主要描写女子体态、身姿、腰身、肌肤、和腿部。“罗袜”、“雪肌”、“玉琅玕”突出了女子体态、肌肤的质感,“骨香”和“沈檀”突出了嗅觉感受。
全词共六句,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全方位描写了女性,以雕琢的文辞表现了女子的形态美和装饰美,但更重的是她的“离愁”,因离愁而醉酒、慵懒,失了生活的趣味却又止不住“更沉檀”即重涂脂粉,看似享受却掩饰着内心的苦涩。
九十萱亲天下稀,平生教子欲何为。楚王肯立韩公子,良也归韩亦有辞。
从他白发病中生,浊酒宁知世上情。才到蓬蒿人自转,非干仲蔚欲逃名。
元晏去几时,释劝久不作。先生继其踪,大义动寥廓。
弱冠便恢宏,深湛鄙曲学。羸然一布衣,开口笑管乐。
偶然颂佳句,完月天河濯。翰墨更淋漓,交{艹电}互拿攫。
人间得片纸,宝爱过金错。谁能尽卿材,区区乃糟粕。
维昔天澒洞,党祸炽毒蠚。吁嗟袁使君,无罪婴木索。
贾彪一西行,正议夺谣诼。归来默无言,抱影窜丘壑。
家贫意弥安,身老志愈悫。荷筱先春耕,腰镰待秋获。
乌犍驱一具,史传挂两角。欣然足平生,俯仰幸不怍。
何图天网张,纵獠到山泽。罾罘捎凤凰,笼置群鸟雀。
敦迫使就途,携无一钱橐。饥寒引百病,侵淫及腰脚。
不堪踸踔行,穴板卧缠缚。沈痾势延绵,芦酒御不敕。
至尊问起居,宰相给医药。遗之不言谢,问之徒诺诺。
我时客京师,朱门绝芒屩。一心钦英风,比日请尤数。
先生为我起,意色都不恶。吐口一开怀,片言得大略。
山泉本来清,不受盥漱浊。浮云或到地,竦竦即高擢。
文举置西园,仲御亦诣洛。从来贤达流,通道耻龌龊。
当今瑚琏姿,先后照台阁。俄然获宝鼎,光彩半剥落。
摩挲意已厌,那用当杯杓。莫叹归无时,故山行可约。
斜日苍凉转翠苔,一樽秋色指蓬莱。西山林叶仪曹兴,东阁梅花水部才。
璧睨秦庭仍旧邸,金残碣石岂空台。南征何限登临句,四百峰头取次裁。
金风初动,银汉低垂,传说鹊桥曾度。碧罗蓝缕俨仙衣,乞与人间晓来睹。
木樨开后,芙蓉巳老,占却秋光无数。竹篱摇蔓短长风,欲飞去、紫云高处。